“一瞬”一词出自梵文佛经:大约相当于0.36秒

2022-08-03 02:09: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一瞬”一词出自梵文佛经:大约相当于0.36秒》,欢迎阅读!
梵文,佛经,一瞬,出自,相当于

[键入文字]

一瞬一词出自梵文佛经:大约相当于 0.36

比如一瞬、须臾、霎时、一刹那……那么,一瞬究竟是多长时间?须臾有没有 具体所指的时间长度?一刹那是指多长时间?在一瞬、须臾、一刹那等表示时间极其 短暂的词语中,到底哪个时间更短?中国古代没有时钟,古人是如何计时的? 在中国古代,人们生活中常用的很多词语都源自佛教,比如现身说法、大千世界、 味同嚼蜡、一尘不染、洗心革面,形容时间非常短暂的一瞬、须臾、一刹那等最早也 是从佛教用语中演化而来的。 一瞬

一词出自梵典中的《僧祇律》:瞬者目动也。律云:二十瞬为一弹指。谓

修行人持斋之法,日正当午,乃受饮食。若日过午一瞬,则不当食。也就是说,

就是一眨眼的工夫。但这里同时又提到了形容时间的另一个词语弹指,亦即

“20 瞬为一弹指。那么,何为弹指?

弹指一词同样来源于佛教,弹指是指捻弹手指作声的动作。这原本是印度的一种 风俗,用以表示欢喜、赞叹、警告、许诺、觉悟、召唤、敬礼、祝咒等。智觊注曰: 弹指者,随喜也

《吉藏义疏》中也云:弹指者,表觉悟众生。这个拇指与中指压覆食指,复以食 指向外急弹的动作,后来也作为佛教中一个表示时间的量词被中华文化所吸收,弹指 之间与转瞬之间、顷刻之间、咄嗟之间、俯仰之间、倏忽之间、瞬息之间等词语一 样,都成为形容时间很快的常用词语。毛泽东在 1965 5 月写的《水调歌头·重上井 冈山》中,就有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名句。

对于一弹指到底是多长时间,《僧祇律》中做过如下阐释:一刹那者为一念,二 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有 三十须臾。如此看来,首先还要弄清楚一刹那一须臾又是指多长时间。翻阅

1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5748df6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9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