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医生:教你五招帮助你改掉拖延症

2022-07-21 13:29:3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心理医生:教你五招帮助你改掉拖延症》,欢迎阅读!
心理医生,改掉,拖延,帮助



“拖延症” 在网络时代像瘟疫一样蔓延开来。人们心里明明很清楚拖拉是不好的,会影响自己甚至会影响他人,但就是没办法改正过来。如果是因为心情抑郁而提不起劲做事的人,可以学着调整心情和处理情绪,要懂得换个角度看待事情;每天做30-40分钟有氧运动,也是让心境变开朗的有效方法。

1、觉得自己又在拖拉时,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可以尝试对工作重新规划。过分自责可能会增加压力,因而更加不想动手处理工作。 2、接到任务时要全面分析问题,正确评估任务。有“拖延症”的人,往往在时间控制方面表现非常不成熟,因此在工作开始初期制定的计划表就尤为重要了,尽量越细致越好,方便自己一步一步达成目标。

3、如果对某件任务感到厌倦、提不起劲,可以先寻找一切可以找到的帮助,设法降低事情的难度,取得进展;调整自己想要放弃的心态,每天能多做一点就多做一点。因为不是人人都对自己的工作感兴趣的,所以容易产生厌倦感,难以定下心来完成相关任务。也可以尝试把任务分成比较容易的小块,化整为零,告诉自己其实每一个小部分都很容易就能完成。

4、有时人们会因为担心最终结果,而迟迟不肯行动,这样事情一旦没做好,他们也有借口说“因为时间不够,不是我能力不行。”


他们回避失败的恐惧,实际上他们非常关心别人怎么看自己,他们更希望别人觉得他不够努力而不是能力不足。对于这类人,首先要克服逃避的心理,说服自己不要害怕失败。同时要增强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把事情办好。要明白,合理管理时间也是一个人的能力表现,因此不应该以“拖拉”为籍口,来掩饰自己的不自信或能力不足。 5、经常自我暗示:“能做多少就先做多少。”很多时候人们拖沓,是因为希望能一次做出最完美的结果。例如某个大学生一篇论文拖了几个月之久都不愿开写, 是因为她总想把论文每个细节每个数据都准备好,不然会觉得无从下手。其实她大可以不要管好坏,先以写出一篇最差的论文为目标。当实现了这一目标后,再在原论文基础上做修改,争取做出比上次更好的结果。当然,有时写出来的初稿和论文要求还是有差距的,比如要求12页但初稿只有5页。这种情况下可以尝试把任务切割开来,每次工作一个小时,目标是让论文多一页,同样是以“最差”为目标。整个过程中,要不断提醒自己“能做多少就先做多少。”很多时候,只要你实在地 迈出第一步,你会发现顺利完成一件事其实一点都不困难。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586b5d700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5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