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词易错字分类例说

2022-04-23 22:12: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中古诗词易错字分类例说》,欢迎阅读!
古诗词,错字,初中,分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初中古诗词易错字分类例说

作者:许海超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6年第11

初三教学紧张而繁忙,每一轮复习都有着明确的任务目标,力求将学生的疑惑减至最低。可是教学过程中,古诗词的默写学生总是会出现一些莫名奇妙的错误。学生都写错了哪些字?为什么写错?怎样才能避免?这是许多学生和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征集了大量高频错别字,并对其中的典型例子进行了归类、整理和分析,希望能对解决这些问题有些帮助。

一、 不了解历史文化内涵,将现代文化意义与古代文化意义混淆

1.“塞上燕脂凝夜紫误为塞上胭脂凝夜紫(《雁门太守行》)。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课本解释燕脂即胭脂,深红色。课本解释不够详尽,燕脂虽然是胭脂,但是二者之间也有区别,《中华古今注》中有:燕脂起自纣,以红蓝花汁凝作之。调脂饰女面,产于燕地,故曰燕脂。由此可见,燕脂是对产于燕地的胭脂的一种特定称谓。很多学生不了解这一特定的历史文化内涵,直接按照课本上的注释将燕脂记为 胭脂

2.“萧萧班马鸣误为萧萧斑马鸣(《送友人》)。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解释马,离群的马。春秋时,晋、鲁、郑伐齐,齐军夜间撤走。晋国大夫邢伯听到齐军营中马叫,推测道:有班马之声, 齐师其遁。(《左传·襄公十八年》)杜预注:夜遁,马不相见,故鸣。班,别也。一些学生并没有注意这一特定的历史含义,想当然地与生活中的混淆,闹了笑话。

3.“留取丹心照汗青误为留取丹心照汉青(《过零丁洋》)。古时在竹简上记事,先以火烤青竹,渗出的水分就像出汗一样,便于书写,并免虫蛀,所以称为汗青,后来便用借指史书。部分学生没有理解这一历史文化意义,想当然地记成汉青。极少部分学生主观地认为代指史书,汉青就是汉族的史书,不了解历史文化意义,主观臆断。 二、不理解语意,生搬硬套

1.“时难年荒世业空误为时难年荒事业空(《望月有感》)。(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语文课本解释世业,祖先世代留下的产业。这里的世业是指世世代代留下的财产等,但是部分学生生硬地理解为所从事的工作,把世业当成事业

2.“瑞脑消金兽误为瑞脑销金兽(《醉花阴》)。意思相近又有区别。水字旁,原意是像水一样蒸发得无影无踪、像冰一样逐步融化(这一点与很类似),或是像流水那样一去不复返,相对而言,强调逐步过渡、光滑柔顺和浑然无迹,因而凡是与水有关或与此类似的含义均可以使用来表示。为金字旁,原意是金属熔解,即用火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掉,可延伸为通过强制性的手段达到去除的目的,同时,还有用销钉固定的意思,也就是说通过强制性的手段对某个事件进行定性处理。账之所以用,乃是因为传统上的销账方法之一就是用火烧掉相关账簿。瑞脑消金兽瑞脑是一种香料,金兽是兽形的铜香炉,意思是香料在铜炉子里慢慢消失了,可是部分学生没有理解语意,错误地理解成瑞脑铜香炉掉了。

三、误以今字代古字,误以本字代通假字

1.“玉盘珍羞直万钱误为玉盘珍馐直万钱(《行路难》)。很多资料都将成通假字,但是从很多资料来看应是一对古今字,如《说文解字》:羞,进献也。从羊,羊,所进也;从丑,丑亦声。羊,所进也。《楚辞·招魂》:肴羞未通,女乐罗些。所以古义就有美食的意思。清代《康熙字典》:馐,思留切,音修。进献也。一曰致滋味曰羞。或从食。”“美食的意思。《说文解字》没有收录字,可见至少东汉时代还没有出现字,字的出现晚于 应是古今字。很多学生错误地用今字

2.“欲上青天览明月误为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人教版八年级)

语文课本解释览:通,摘取。一本作’”。由于现代汉语的书写习惯,部分同学将误写为本字

四、由于特殊的发音习惯,将字写错

全仗你抬声价误为全仗你抬身价(《朝天子·咏喇叭》)一些南方的的孩子前鼻音和后鼻音分不清楚,误将声价写为身价

以上是学生古诗文书写中常出现的几个典型错误,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1.部分学生思想上不重视,以为写错一个字没有什么大不了,对于老师的说教,听而不闻,再加上写字想当然,过于自信,对于音同形近的字词常不假思索地信笔写来。2.对于祖国的传统文化不愿意去了解,想当然地用现在的意义去代替古代的意义,导致写字时字词混淆。3.拼音打字也是形成错别字的重要原因。学生经常打字,不但容易提笔忘字,而且很容易写音同形近的错别字,每打一个词,屏幕上都会出现几个备选同音词,学生几乎不再用心辨析字形,因为电脑已经把正确的组合显示出来,只需要轻松地敲击键盘。但是这种习惯使学生的字词辨析能力逐渐下降。写字时没有了正确备选项,同音的近形的词就会出错。4.教师教学时,一来没有将字词的历史文化含义讲清楚,导致学生对某些字词的用法模糊不清;二来没有及时纠正错误的字词。

此外,不排除学生一时紧张或者疏忽写错,但是同一错误频繁出现,说明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需要提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要杜绝这些错误,教师需要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教师要有一些训诂意识,对古诗词中出现的名物文化知识要训释本源,在欣赏诗词名句的同时对诗词中的名物讲解充分,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查找资料,弄清名物的文化知识,帮助学生准确记忆字词。其次,要重视错别字问题,提高用字的规范性,老师要多多强调错别字的严重性,让学生重视起来,增强主动修改和避免错别字的意识。其次,引导学生经常对易错的字词多加辨析,分清异同和用法,识记规范。多读《咬文嚼字》,提高辨词用字能力,必要时对学生古诗词中的典型错别字要单独讲解。最后,鼓励学生多读传统文化书籍,留心书中的文化知识和字词使用,避免犯用今字古字的错误用法。

准确识记古诗词是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同时规范用字用词也是国家对用字规范的倡导。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郝平十分重视汉字的规范书写问题,专门为《咬文嚼字》合订本作序并提出自己的希望:希望有更多的像《咬文嚼字》的生力军加入到我们的行列,大家都来咬文嚼字、字斟句酌时,我们的语文规范事业就会大有希望,民族文化素质就能达到新的高度。一个重视自己语言文字的优美和规范的民族和国家,是一个认真、有责任感的民族和国家,这样的民族和国家是富有活力和充满希望的。让我们向着这样的目标不断迈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5878a471d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a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