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寄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2023-03-26 01:35: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让寄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欢迎阅读!
寄宿,养成,良好,习惯,如何

如何让寄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

习惯

摘要:寄宿制学生长时间离开家庭,因此要想促进此类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应该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培养学生的自理习惯,培养学生的良好理财习惯。本文将简要分析如何让寄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望给工作在一线的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积极的参考。

关键词:寄宿制教育;教学策略;学习习惯;生活习惯

引言:全寄宿制的学习生活给学生带来了诸多的挑战。寄宿制学生长时间,离开家庭面临着全新的生活与学习环境,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寄宿制院校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学生营造愉悦且高效的学习氛围。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应该给予学生全方位的关心,帮助学生渡过这一关键的心理适应期。教师应该与学生展开及时的交流与沟通,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一、以爱心体贴学生

部分学生在进入寄宿制学校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正处于身心和心理成长的青春期,这一时期需要离开家庭走入学校,学生在短时间都很难适应学校的生活。因此,寄宿制学校的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不仅要承担教育学生的任务,还应该承担起学生的父母和朋友等多种角色,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引导学生与室友和睦相处。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教师应该以真心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紧密关注学生的实际发展状态,当学生出现困惑时,教师应该与学生展开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排忧解难。除此之外,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学生


难免会出现心理波动,此时教师应该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引导学生生活自理

部分学生由于初次进入寄宿制学校,缺乏一些必备的生活自理技能,对于基础的生活知识缺乏了解。因此作为一名寄宿制院校的教师,应该向学生传授基础的生活技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走进宿舍,给予学生正确的示范。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叠被子,洗衣服等。教师还可以在宿舍内部组成帮扶小组,鼓励自理能力较强的学生,帮助自理能力较差的学生,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以耐心的态度指导学生,当学生取得一定的进步时,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与肯定,让学生体会到掌握生活技能的成就感。

三、让学生学会合理分配时间

头脑和时间是人最宝贵的两项资产,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培养学生的时间意识,强化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调查发现,部分寄宿制学校的学生缺乏对时间管理的概念。此时,教师应该向学生传授一定的时间管理技巧。学生在树立了一定的时间管理理念后,可以纠正现存的混乱的生活状态。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制定详细可行的学习计划,以提升现有的学习效率。制定学习计划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做什么事有了计划就容易取得好的结果,反之则不然。有没有学习计划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深刻的影响,毫无计划的学习是散漫疏懶、松松垮垮的。学生通过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和任务,使自己达到目标,也使自己明确每一个任务的目的。

利用好空闲时间,杜绝时间的浪费。休闲活动可以使大脑得到放松,有一个著名的公式: 8-1>8,意思是说从八小时中拿出一个小时进行运动、娱乐或休息,表面上看只学习了七个小时,但由于精力充沛,其效率远远大于不间歇地学习八个小时。学生应该把必要的休息看作是学习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而且休息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睡眠、闲谈、散步、娱乐、欣赏艺术作品等。


今日事今日毕,要充分利用好白天的时间。一般来说,人在白天精神状态比较好,记忆力强,思维活跃。有统计资料表明,白天1小时=夜晚1.5小时(从学习效果上看)。不过,仍存在某种特例,部分学生在白天无精打采,在夜间格外兴奋,学习效率高于白天。但这类学生与大部分学生的作息时间不一致,会干扰到其他学生的正常作息调查发现部分,喜欢在夜间学习的学生,在白天通常精神状态较差,无法集中注意力参与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应该纠正这些学生的错误作息时间,引导学生调整生物钟。

结束语:综上所述,寄宿制院校的学生不仅面临着知识学习方面的挑战,还面临着生活技能的挑战,为了一一破解这一问题,需要寄宿制院校的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理解与关注。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应该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创新教学策略,以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为根本教学目标,根据具体的情况及学生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寄宿制,学校的生活,引导学生在寄宿制院校内逐渐步入学习生活的正轨。

参考文献

[1]魏淑娟.封闭寄宿制学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新智,2021(02):1-2.

[2]李静.培养农村寄宿制小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探讨[J].,2020(36):185-186.

[3]李鹏霞.农村初中寄宿制学校班级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考试周,2020(66):155-156.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58924f21a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e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