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心

2022-07-27 20:13:0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父母的心》,欢迎阅读!
父母



《父母的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感受父母浓浓的爱

2、理解文章在情节安排上“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特点; 3、感受小说“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怨”的风格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情节的一波三折 难点:把握人物形象 课前点滴

走近作者,了解作品特色

川端康成刚满2岁父亲即病故,3岁时母亲也离开人世,7岁时祖母病故,后来他

被寄养在姨妈家,在他10岁时姐姐也因病死去,15岁时祖父又病逝。这接二连三的不幸遭遇使沦为孤儿的川端康成形成了所谓“孤儿的根性”。

日本评论家认为川端康成是淡紫色的。紫,淡淡的紫,透溢着隐隐的幽谧和淡淡的

哀怨。反映在作品中就有一种哀怨的情调和伤感的情绪。 艺术特色: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怨



二、自主、合作、导学 活动一、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完成下列题目: 1)给下列字注音:

濑( )佣( )酬( 舱( )褴褛( 2)解释:

失魂落魄: 如数奉还:

21)请同学们再细读课文,完成下面的表格。(按次序每组完成一次换孩子相关题目)

次数 送换情况 所去的人及表情 理由



送去大儿子 二儿换回大儿 女儿换二儿 要回女儿










2通过前面的表格,我们可以感受到父母在送孩子的过程中是煞费苦心,颇费周折的,根据文中几次换回孩子原因的有关语句,探究出“父母的心”的具体内涵。

活动二:

1小组讨论:你觉得把孩子送给别人是爱吗?要回孩子是爱吗?说出你的理由。

2:哪一次理由最让你感动?请有感情地自由朗读,感悟隐含着的淡淡的哀怨。



活动三: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告诫自己:遇事要理智点,不要感情用事。于是有人说:本文中的父母似乎没有理智地处理问题,而是用感情代替了理智,因为他们觉得把孩子送到富人家,孩子的生活就会好些,而留在自己家中,或许一辈子都将生活在贫困中,那你赞同这个观点吗?



三、小组合作总结 四、当堂训练(另附) 五、巩固延伸

课后让大家收集一些反映父母关爱子女的谚语、格言、民谣、诗歌? 例如:

娘想儿,长江水;儿想娘,扁担长。(中国谚语) 乌鸦认为自己的孩子最优秀。 (英国谚语)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父母的美德是子女最大的财富。 (法国谚语)

六反思



父母的心 课堂练习

1根据 拼音写汉字。

yuán_______ 无精打cǎi______ 如数fâng_______xiàn_________ 2"一切景语皆情语""情即景,景即情",此时贵妇人和穷男人的心情肯定是不一样的,联系全文想想,他们眼中的大海会是怎样的?请你各写一段景物描写的文字,来表现他们的




不同心情。

贵妇人眼中的大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穷男人眼中的大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模仿造句。

与其舍掉一个孩子,还不如爹妈儿女一家六口饿死在一起好。 与其„„不如„„

口语交际——一姿一容总关情

一、学习目标:

学习在口语交际中利用表情、身姿、手势、目光等非语言因素传递信息,学会观察他人的身体语言,掌握他人心理,从而更好地与人交流、沟通

课前学习:搜集运用身体语言成功说服别人的例子。

二、自主、合作、导学 活动一:

1学生自学短文《一姿一容总关情》 自主学习,圈划重点

2学生交流成功劝说的事例 学生讲述事例、听取他人发言

活动二:

1、结合短文进行思考:怎样成功运用身体语言进行劝说 思考、发言、交流 2.总结成功劝说的经验 全班交流



三.小组合作总结

四.当堂训练(另附) 五.反思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58d3bca79563c1ec5da71f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