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洞山指月》(南怀瑾)有感

2022-09-03 18:16: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读《洞山指月》(南怀瑾)有感》,欢迎阅读!
怀瑾,洞山,有感

读《洞山指月》(南怀瑾)有感



读《洞山指月》(南怀瑾)有感 原创: 范晓微

《指月录》是禅宗中曹洞宗的语录集,洞山和曹山师徒二人并称曹洞。

关于中国的禅宗我简单和大家介绍下,佛教传入中国以后,自南北朝开始,跟中国的诸子百家结合,产生了禅宗。自达摩祖师以降,衣钵传至六祖慧能。

慧能之后,禅宗开枝散叶,形成了五宗七派。其中一支传给南岳怀让禅师,再传马祖道一,再传百丈怀海。今天的丛林制度就是在百丈师徒手里建立的,奠定了佛教长久流布的基础,对中国社会,政治体制等都影响深远。

另一只传给青原行思禅师,再传石头希迁,再传药山,云岩,洞山,曹山,最后形成了曹洞宗。

以上是禅宗传承的路线,但何为禅呢?为何叫禅宗?禅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如何呢?按照南师的开示,禅宗剥掉了一切宗教的外衣,赤裸裸地用中国文化来表达,儒释道三家合一都归到禅。禅宗不讲功夫,只讲见地(见地里包含了功夫),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如何找出自己生命未生之前


的本来功能,直接走这个路线就是禅。

同是禅宗,但教育法却是各不相同。六祖慧能走的是顿悟路线,他的师兄神秀走的是渐修路线,慧能在南方传法,神秀在北方布教,所以素有”北渐南顿”之说。此后希迁禅师写《参同契》(刻意借用魏伯阳《参同契》的书名),乃至云岩、洞山《宝镜三昧》这一路修持的方法都是以《易经》为依据下来的。虽说六祖大字不识,但希迁、药山都是经教皆通,文采斐然。尤其到了曹洞宗,文学功底都相当深厚,教法融于诗词,佛啊道啊提都不提。只是后来人都被美妙的诗词章句吸引了,其背后的禅法反而忽略了,搞到今天就剩下口头禅了,甚是可惜。

曹洞宗最有名的教法是《五位君臣颂》,节选之‘君为正位,臣为偏位。臣向君是偏中正,君视臣是正中偏,群臣道合是兼带语。这些讲的是实证的境界,而在禅定功夫方面走的不是四禅八定,而是儒家的《大学》路线,”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总而言之,讲到中国文化,禅是核心,曹洞宗是禅宗的代表之一,非常值得我们深入学习,通过修证提升自身的生命质量。

—— 范晓微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5e5c740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a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