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体会

2022-10-29 14:11: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读书体会》,欢迎阅读!
体会,读书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读后感

这个学期,我们二年级11个班也加入了“课内海量阅读”教改实验的队伍,为了学习教学方法,我认真阅读了韩兴娥老师《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一书,韩老师用朴实的语言,用一个个生动、亲历教育案例,展现了她的心路历程,给我带来了很多的启迪。

读完书,我知道了韩老师把小学六年分为三个阶段: 一年级在“海量阅读”中识字; 二、三年级主要在“海量阅读”中诵读、积累;四、五、六年级则“海量诵读经典”。她称之为“课内海量阅读”三部曲,但不论曲调如何变化,都紧紧围绕三个关键词,时间关键词:课内;质量关键词:海量;方法关键词:阅读。

一边读着这本书,我就一边在佩服韩老师,从二年级开始,她的孩子们只消半个月时间就能读完整本语文书,三年级学完六年级教材;二年级识字量达到2500字,三年级认识3000个字,完成小学阶段的识字教学任务;低年级一学期课堂阅读量平均达到20万字,中高年级一学期课堂阅读量平均达到100万字;唯一的家庭作业是班级循环日记,而全班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

从入学到高年级,韩老师所采用的方法都是以读为主,读熟了就背,背完一篇主动背诵下一篇,这就是学习方法。中低年在阅读中识字,与生字一次又一次的见面,见面多了,识字任务自然就解决了。在低年级用字贴来写字,在中年级做大量的“看拼音写词”练习,为学生制出词语表,将这些作业放在课堂上完成,打牢了学生的写字基础。在理解上,以填空的方式理解文本内容,品味语言表达,突出了让学生自读自悟,少了条分缕析。




现在想来,其实学生不爱读书是和老师的引导有关系的。就拿我现在班级学生来说,一学期结束了,虽然我每节早读课都在带读,可学生朗读能力并不好,我的很多上课时间都在“讲”而不是“读”, 我的教学缺少灵动,缺少智慧。学生读不好,听的习惯也不好,教学效果很不如人意。每天都布置了朗读作业,但就家长的反馈来看,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不读,或者没按要求读。要进行大量阅读,学生的阅读时间必须有保障。然而目前来看,我班学生学习时间被繁重的课业负担占去,学生成了做题的机器,我也相应的变成讲题的机器。

每次读这本书时,我就希望自己也能像韩老师那样做,可实际的课堂上,我总在穿新鞋走老路,也许是自己悟性太差,也许是自己没有付出努力。韩老师在开学前就准备好大量的“看拼音写词”练习,在课堂上抽出一点时间让学生拼写一部分生词,不会写的字词可以查阅老师提供的“词语表”。这样,既节省课堂时间,也有利于学生打牢写字基础。而我没有做这样的准备,打字太慢,惧怕工作的辛苦,所以,一个学期快完了,教学的效果并不好,孩子们的基础知识并没掌握好,我没有让学生过好字词这一关,在写话过程中,一些孩子连学过的字都不会写,这源于我的工作的懈怠。

韩老师的学生完成课本的学习之后,开始诵读《三字经》《千字文》《千家诗》《唐诗故事》《宋词故事》《中华成语千句文》等,这些书的共同点是好读易记。她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反反复复地读,至熟读成诵。每首诗词后面都带着小故事,课堂上虽没有时间集体读,但她通过提问、奖励等手段,引导孩子主动提前阅读,老师在课堂上领读故事中易错的词语,为学生清除阅读的障碍。我们二年级课内也增加了一本读物《歇后语儿歌100首》,可我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教这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613e942b14e852459fb575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