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

2024-03-10 06:20: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记念刘和珍君》,欢迎阅读!
记念,刘和珍

1. “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 作者详细地写烈士遇难的经过,用意何在?

“从背部入”——段政府“通电”中造谣说:这次惨案是因为李大钊等人“率领暴徒数百人,闯袭国务院,泼灌火油,抛掷炸弹,手枪木棍,丛击军警。各军警正当防御,致互有死伤”“手枪”_____手枪是军手枪是军官使用的,证明这次屠杀是有人指挥的,事前筹划好的,决不是军警各自的“正当防御”。这些铁的事实,揭露了反动派凶狠残暴的嘴脸,有力地戳穿了段政府“通电”中对死难者所横加的种种罪名,揭穿了反动政府残杀爱国青年、欺骗人民的本质.

2. 理解“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在文中的作用 是全文思路的收束。“此”的内容:涉及对烈士的崇敬、对其牺牲精神的评价、对其斗争方式的总结、对反动军阀的愤怒声讨、对所谓学者文人的揭露、鞭笞,对庸人警醒的期盼,以及作者奋然前行的决心,等等。再次强调“我说不出话”,表达无尽的悲愤和深深的歉疚之情。

3.“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怎样理解这段话?

一般的民众,会从中国女子的英勇斗争,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中,多少看到一些改变黑暗现实的希望;真正的革命者,将因受到激励而更加奋勇前进。这是从烈士死难对于将来影响的角度高度评价其牺牲的意义的,具有激励革命者奋然前行的巨大作用,充满着感奋之情。

4.从这些事件中,可以看出刘和珍是一位怎样的人?

归纳:刘和珍是一个渴求真理与进步,富于斗争精神,有责任感,温和善良而又具有爱国热忱的青年学生。

5.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写作目的)

1.要悼念遇害者。奉献作者最大的哀痛和尊敬。 2.)控诉段祺瑞执行政府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的阴险论调。 3.)在于唤醒庸人,要人们牢记这笔血债。

6.“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倘使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

为什么作者要反复说“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却只能如此而已”?

1)表达悲愤之情(2)强调为生者而写(3)为下文作铺垫

7.“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 ——为什么?

①所住的并非人间②长歌当哭,痛定之后③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678a7ea8762caaedc33d45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