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刻板印象的影响

2023-01-01 14:20: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刻板印象的影响》,欢迎阅读!
刻板,印象,影响

论刻板印象的影响

摘要:刻板印象(英语stereotype,亦称印刻作用),是一个社会学名词,专指人类对于某些特定类型人、事、物的一种概括的看法。这种看法可能是来自于同一类型的人事物之中的某一个个体给旁人的观感。通常,刻板印象是大多数是负面而先入为主的,并不能代表每个属于这个类型的人事物都拥有这样的特质。

刻板印象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其定义是指社会上对某一个群体的特征所作的归纳、概括的总和。它并不一定是依据事实,也不考虑个体的差异,而仅仅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一些固定看法,但是对人们的认知和行为却能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对一类人一类事件往往会抱有类似的看法。比如说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性别刻板印象,“男生要刚强,女生是柔弱 ”或者是“男生数学要更强”,这在长久以来持续存在的刻板印象。或者是“外表刻板印象”,如果有一个强壮的光头站在你面前,你往往会产生一些害怕心理,因为常年以来谈到的坏人形象总会有光头存在。而漫画中的人物造型,则常有以尖嘴猴腮的有钱人为坏人的形象。

从以上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刻板印象往往作用于陌生人物或者事件。们只有对于未知事物才会套用刻板印象。倘若你认识那个光头,而且知道这个光头人相当不错。那么当你听到有人评价你的朋友“又横又凶又可怕。”那么作为朋友的你心中肯定是持反驳意见。

也就是在信息不完全透彻的情况下,我们会对某一事件或者人物套用刻板印象。而刻板印象带来的好处和坏处也由此诞生。

一、刻板印象的积极影响

刻板印象带来的积极影响也体现在人们在面对陌生人的时候。当我面对一个我完全不认识的人的时候,我们不是福尔摩斯,观察不可能细致到每一个方面。也就是说,我们只能通过第一印象或者一些不完全的信息来选择刻板印象并套用在这个陌生的对象上。也就是说,人们不需要对一个对象再做细致的认知,这也就在对于具有许多共同之处的某类人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判断,不用探索信息,接按照已形成的固定看法即可得出结论,这就简化了认知过程,节省了大量时间、精力。

二、刻板印象的消极影响

刻板印象的消极影响在我看来就很严重了。

首先就是“过度概括”这个问题。就是很容易“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也就是有些人明明不是这样的人却被归类到这类人之中。比如说所谓的“河南人骗子很多”而一些诚实善良的河南人却要在别人的有色眼光之下艰难寻找工作。有就是“贵州人好勇斗狠,”“广州人什么都敢吃”。还有就是“闽南人普通话都不标准”则让一些招聘的企业一看到户口地址就拒绝的事情。如果要就这个问题开个“刻板印象的检讨会”,估计会收到无数的抱怨和投诉。刻板印象是一种简单的套用和概括,但这种归类往往是没有可靠的依据。只是一直以来人们都会被以讹传讹的说法、媒体报道以及自己与个别这一群体的人的亲身接触而强化了这种错误,逐渐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甚至认为是这个群体的人具有


的特定性格。

第二,刻板印象是一种套用在陌生事物身上的印象。也就是说,这是对于信息的不完全获取。我们中国有一句话叫“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也就是说只是信息的获取透彻才能使得战争获得胜利。而不完全的信息会导致我们对事物的认知有缺陷。而套用刻板印象则更为致命。弱国的军队到底是不是弱旅在没有完全了解之前是无法估量的。被套用刻板印象的对象其实际情况完全有可能与刻板印象相反,这将会对估量对象的人予以巨大的打击。



第三个问题则是第一个问题的扩展,也就是刻板印象有时候会引起种族仇恨。也就是过度概括会将对某一种族的印象烙印在该种族的每一个人身上。比如说“黑人都是粗鲁、毫无文化的”,而这种印象烙印在每个黑人身上,使得每个美国人对他们有着无数的偏见和歧视。而美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黑白两色的冲击也使得刻板印象这一负面影响暴露无遗。



三、该如何突破刻板印象

前面也提到刻板印象是一种由于信息获取不够透彻才导致的情况。也就是只要我们足够了解这个对象也将不会导致人们将刻板印象套用在一类人群的每个人身上。所以,通过直接接触、第三类接触等方法来了解不失为良好的方法。



总之刻板印象对人们的影响大体是负面的。如何消除刻板印象主要通过信息的了解,这也就意味着媒体传播信息的重要性。在这里媒体不但要保持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同时媒体也要有针对性的面对一些即时出现的问题加以解决。也是媒体面对刻板印象时所应该保持的责任感。



参考文献

1]沃尔特·李普曼、《社会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4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二版 3]李普曼、《舆论学》、华夏出版社1989年中文版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67f4549af45b307e871977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