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东山顶上教学反思音乐

2023-09-29 05:04: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在那东山顶上教学反思音乐》,欢迎阅读!
东山,顶上,反思,教学,音乐

在那东山顶上教学反思音乐

本次课程我讲授的内容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幸福的歌》中的一首歌曲教学《乃哟乃》。这是一首土家族儿歌,2/4拍,全曲由五个小乐句组成。旋律用“do mi sol三个音构成,旋律简单而不单调,欢快热烈,表现了土家儿童热爱生活、欢乐开朗的性格。

首先,这是一节“真实、真诚、真味”的课程

我希望能将我校“大美育心”的教育理念即传播出去,也点点滴滴的渗透在我校各项音乐实践活动当中,让学生通过参与音乐活动以及课程的学习来获得相关知识与技能,同时,通过对本课歌曲的感性认识来获得审美能力的提高,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我设计的每一项活动也充分考量二年级学生的学情和身心能力特征,遵循规律,追求本真。教学情境的设置也真诚的去关注学生、引领学生,用真诚感染学生,同时也感受学生的真诚。本课教学脉络的疏密、重点难点的突破、化解方法也追求实效性、环环相扣、处处伏笔,能够让学生唱会歌,会唱歌、唱好歌。 其次让学生感受音乐课的音乐

本课在设计初期我校领导就指导我一定要关注音乐本体,要让形式服务内容。因此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开始考虑如何突出音乐课堂的音乐性的问题,所有教学形式不留空、不虚设,把教学的方向指向学生的情感体验的落实,回归音乐课堂的本真的路径上。在课程中,我音乐的语言去和学生交流,音乐的方式去学习音乐化学生的


音乐“听觉”训练,提供多元的听觉内容、多样的听觉方法、丰富的听觉渠道,让学生在听音乐、感知音乐的过程中学习音乐,并将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当中,多角度的去实现学生的听觉感知。如我课程中设计的:音乐找拍手规律、音乐踏步、听土家山歌、听乐句、听节奏、听旋律、听范唱、听衬词等等,并在这些音乐要素的听觉体会中了解土家音乐文化的特征,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从而让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得到提升。

音乐新课标中指出:音乐课的价值就在于通过聆听、感受、创造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中的丰富情感。这首歌曲虽然只有简单的三个音组成,但却变化多端、跳跃活泼。学生要想唱准、唱好其实并不简单。那作为老师,该如何引导达成教学目标、在教法学法上该做出怎样选择?设计怎样的活动能让学生始终保持兴趣盎然,怎样能在对歌曲的感性认识中接受美的熏陶?上下求索后我选择了感性的学和理性的教。因此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体验是感性的,老师的思维必须是理性的。本节课中,我通过土家兄弟的演唱和语言情景的设置构建起浓郁的土家音乐文化的氛围,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唤醒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与向往。接下来又通过对歌曲乐句、节奏、旋律等音乐要素的探究,帮组学生总结、理解土家音乐的特征,从而激发学生更好地感受歌曲、表现歌曲。此外,我还将课堂创设成一种具有音乐性和情感色彩的音乐情景,帮助孩子投入各项音乐实践活动,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学生的民族自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6c868fc9d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5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