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三模考试质量分析及对策(理)

2022-06-16 19:26: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三数学三模考试质量分析及对策(理)》,欢迎阅读!
对策,高三,数学,质量,分析



高三数学三模考试质量分析及对策(理)

石必武 2009-11-3

一、三模成绩及试题分析:

本次大考是由惠州地区按照高考考纲命题的,考试范围是高中数学的所有高考要求内容,并且有一定难度,特别是选择第8题、填空第121314题大题后两道,选择填空题与二模比较难度略有上升,试题的计算推理量较大,近50%的学生没有时间做后两题,95%的学生最后一题没做。我级理科参考人数375(包括复读生),平均分70.96,最高分127。各分数段人数见下表: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72 9690 ~ ~ ~ ~ ~ ~ ~ ~ 以上

139 129 119 109 99 89 79 69 以上

0

根据表一,可得:合格率==

3

13

26

44 74 67 58 189

55

86

86

,优秀率100%22.87%(按90分及格)

375

3

72100%0.8%120

375189

100%50.40%,平均分70.96,根据平均分,难度系数约为0.4731,可375

知试题难度相对较大,试题梯度较一般,区分度较明显(主要是解题速度快慢影响得分高低)120分以上3人,最高分127分,100分以上算高分,共39人,分数主要集中在60-80之间,有131人,根据计算,符合3原则,是正态分布,样本的方差较小,说明分数分布较集中。换言之,试题比较适合我们学生。 下面是二模考试情况分析:

(表二)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729690 ~ ~ ~ ~ ~ ~ ~ ~

139 129 119 109 99 89 79 69



人数 0 0 17 32 63 66 60 39 229 72 112

112

100%31.11%(按90分及格)根据表二,可得:合格率=,优秀率360

0

100%0%120=72360229

100%63.61%,平均分75.68,根据平均分,难度系数约为0.504,可知360

试题难度相对较大,试题梯度较明显,区分度也较高,120分以上0人,最高分119分,100分以上算高分,共59人,分数主要集中在70-100之间,有189人,根据计算,非常符合3原则,是正态分布,样本的方差很小,说明分数分布较集中,简单的形容是“两头轻中间重”


从结果看,三模的尖子生有所回升(120分以上的由0人减为3人)110以上人数持平但及格人数减少了26人,平均分也下降了4.69。尽管平均分有所下降,但毕竟是外面来的考题(题目的实际难度未减,计算推理量较大),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一如既往,坚持不懈,一定有一个好收成。

二、 对考试结果的分析

从学生答题情况看,我们发现了如下问题:第一,选择题较简单,只要概念清楚,基本计算准确就能拿到较好的分数(只有第8题计算量较难,很多学生难以想到换元法);填空题主要是第121314三题容易失分,其余5个题相对较简单,失分的原因有:不能理论联系实际,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列问题;不能用分类讨论的方法解绝对值不等式等;大题的前四道属中档题,也是主要得分点,如果计算不准、方法不当、分类不全、理解不到位,得分率也不会高,后两道题很少有学生做或做对;第二,解基础题的规范性不够,有丢三落四现象,失分严重;第三,计算推理能力不强,解题速度太慢;第四,学生审题能力不强,没有弄懂题目意思就下笔,(比如第20题)有的找不到解题思路;第五,由于试题的难度不大,尖子班学生略显优势。

三、今后的对策

第一:继续开展学法指导,结合每一个学生的具体特点针对性地帮助、指导; 第二:继续加大检查力度、辅导力度,要主动出击,深入了解学生之所想,了解学生之所需;

第三:抓基础,要求大部分学生“双基”过关,抓答题规范; 第四:抓解题速度,通过限时训练提高解题速度。

第五:认真备好每一节课,继续提高课堂效率;同时做好课后总结反思。

四、今后的具体作法:

实验班——由于数学基础相对较好,解题能力较强,思维也较积极,所以下一阶段除抓解题的准确率外,还要抓解题速度(通过利用固定的110分钟每周一套完整的高考模拟题训练,并做认真批改讲评)

理科A层——由于A层有尽70%的学生基础和能力都很一般,这类学生群的数量大,是我们教学的主体对象,所以我们应一如既往地做好:教学中很抓基本知识(包括定义、公式、定理等)和基本技能(包括解题方法、解题规范),部分章节也注意能力的培养,围绕考试内容,结合大纲要求,认真制定教学案,让学生明确每一章节的学习目标;同时加强每天的限时训练(老师继续全批全改,及时讲评);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一周的六份训练题有三张题跟进度,三张题综合)

理科B层——理科B层的学生是一种混合体(含体育生),有基础特差的,有反映特慢的,有不遵守纪律的,有好出风头的,当然到现在也有不少学生想学,并且想学好,因此给这类学生上课时,要尽量挖掘他们的闪光点,以表扬为主,教学内容可限制在数学概念和基本知识上,主要进行基础题的训练。力争完成每天一份限时训练题(大约40分钟完成)

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明显不同,力争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要求学生每天都做一份限时训练题,除级组大测外,每周三测试一次,巩固复习效果。每一次训练和测试,都全部批改,并选择性地及时评讲,同时要求学生对错误问题及时纠正,并在纠错本上规范性地改正。大力抓好学生对知识的复习整理工作,使学生形成习惯。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70e5cd78a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6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