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2023-04-25 15:29: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欢迎阅读!
名词解释,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1消费者剩余: 指消费者为取得一种商 品所愿意支付的价 格与他取得该商品 而支付的实际价格 之间的差额.

2.机会成本: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3.三级价格歧视:即对于同一商品, 完全垄断厂商根据不同市场上的需求 价格弹性不同,实施不同的价格。

4。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5.规模报酬:是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6。市场失灵: 是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 和劳务的情况。

7.价格消费线: 是在消费者的偏好、收入 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 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 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 8客观需求曲线: 表示在垄断竞争生产集团中的单个厂商 改变产品价格,其它所有厂商也使产品 价格发生相同变化时,该厂商的产品价格 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

9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或者说,他是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 10。帕累托最优: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态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11。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的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12.边际产品价值: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厂商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产品的价值。它为一种投入品的边际产品(也就是额外一单位投入品所导致的额外产出)乘以产品的价格,即 VMP=P×MP,表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增加使用一个单位要素所增加的收益.

13基尼系数: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CorradoGini188419651912年提出,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它是一个比值,数值在01之间。基尼指数的数值越低,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均匀.一般发达国家的基尼指数在024036之间.

14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不变、其它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不变的情况,随着某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起初,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产量增量是递增的,但过了一定点之后,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产量增量就会越来越小,甚至为负数。这一经济现象被称为边际报酬递减法则,也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15.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相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百分比。它是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率的比值

16。边际效用: 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新增效用,也就是总效用的增量。在经济学,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17.等产量曲线: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它表示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同样数量的产品可以由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组合去生产.在这条曲线上的各点代表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其中的每一种组合比例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

18供给弹性:是指供给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百分之一时,对该商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供给量变化率对商品自身价格变化率反应程度的一种度量,等于供给变化率除以价格变化率。

19.需求:经济学中需求是在一定的时期,在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需求显示了随着价钱升降而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ceteris paribus,某个体在每段时间内所愿意买的某货物的数量。

20。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力量实现有效配置的产

21.价格领导:指一个行业中由某一家厂商率先制定价格,其他厂商随后以该领导"的价格为基准决定各自的价格.

22。外在经济:是生产和消费活动都会对别人产生影响,产生的是积极的影响、有益的影响、正向的影响就叫外在经济.

23.规模经济:又称规模利益,是指在一定的产量范围内,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不断降低的事实

24。供给:是指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

25经济利润:利润是通过对企业期末净资产进行计价,并将其与期初价值相比较来计算的,但在计算过程中,必须排除与所有者的交易.

26。停止营业点:指一个已经投入生产的企业,在生产中总有这样一点,当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确定的产量大于这一点所代表的产量时,仍可以继续生产,小于这一点所代表的产量时,就只好关闭.该点就是企业的停止营业点. 27生产者剩余: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

28.成本递增行业:是这样一种行业,该行业产量增加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会导致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即是指厂商的 LAC随行业规模扩大而提高的行业(规模外在不经济)。在成本递增行业,行业规模的扩大,必然产生两方面的结果:1需求上升——供给曲线右移——市场价格下降;(2LAC上升——LAC上移。最终使市场价格上升。

29。恩格尔定律:一个家庭的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则会下降。

30.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条件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指在既定收人和各种商品价格的限制下选购一定数量的各种商品,以达到最满意的程度,称为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是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核心.

31.预算约束线:又称预算线,消费可能线或等支出线,它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假定的条件下,消费者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

32。帕累托改进:经济学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在某种经济境况下如果可以通过适当的制度安排或交换,至少能提高一部分人的福利或满足程度而不会降低所有其他人的福利或满足程度,即一种制度的改变中没有输家而至少能有一部分人赢。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76e150317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c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