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和千克的认识

2022-10-26 20:04: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克和千克的认识》,欢迎阅读!
千克,认识

克和千克的认识

课题课时班级编写者一、教材内容分析课本p8586页,及第8889页的第36题。二、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使同学熟悉质量单位千克、克。2 在详细生活情境中了解用天平和台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感受1克和1千克的实际质量,建立1克和1千克的实际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3 通过从实际生活中引出质量单位的观念,让同学熟悉到质量单位与时间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在时间生活中特别有用的。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同学都曾经接触过质量问题,但质量单位并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详细,所以要让同学建立起较精确 的表象,并能够在实际中应用。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在教学中,让同学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等实践活动,以增加同学对千克的感性熟悉,关心同学形成质量观念。五、教学环境及资源预备台秤、苹果、棉花。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老师活动预设同学行为设计意图及资源预备一、创设情境,引人新知1、拿出一本数学教课书,和一只笔,提问:哪个重有些?2、确定同学的回答,并让同学掂一掂然后让同学说说有什么样的感觉。3从刚才的实践得出结论:物体有轻有重。板书课题。二、观看、操作领悟新知1出示主题挂图,物体的轻重的计量。观看主题挂图。1)请同学们观看一下,这幅图画的是什么?(2)这幅图中的小伴侣和阿姨在说什么?3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广泛收集、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质量,我们现在来沟通以下好吗?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和千克单位来表示。4)在同学说的同时,老师拿出有预备的东西展现。【设计意图】:创设同学熟识的问题情境,激活了同学的生活阅历和数学思维。老师拿出有预备的东西展现。2、克的熟悉。1)提问:通过调查我们知道了一些物品的质量,你们知道1克、1千克各有多重吗?要知道物品的质量,应当怎么办呢?(2、出示天平,简洁介绍天平的结构,并说明使用方法。3)将一个2分皮放在左边盘内。1克砝码放在右盘内,让同学观看。提问:你们发觉了什么?这个2分皮重多少克?板书:4“1克有多重?我们来掂一掂好吗?3千克的熟悉。1出示盘称。大家熟悉这称吗?2看看盘称的使用方法。现在要称1千克的水果或蔬菜,谁能当售货员来称一称?3现在先掂一掂自己的书包有多重?估量有几千克,然后用称一称。4刚才大家都说了,一袋盐中农500克,那两袋呢?【设计意图】:从同学的实践调查入手,结合同学的生活实际,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找一找等同学爱好的活动,让同学充分熟悉了克。果或蔬菜,谁能当售货员来称一称?3现在先掂一掂自己的书包有多重?估量有几千克,然后用称一称。4刚才大家都说了,一袋盐中农500克,那两袋呢?5板书:10001000克和1千克比较,请同学们猜一猜,谁重? 板书 1000=1千克齐读:1000=1千克三、效果测评。1、完成教材第88页第3题。2、完成教材第89页第4题。3、完成教材第89页第5题。4、完成教材第89页第5题。四、全课总结。今日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设计意图】:训练同学对本节课的学问的敏捷应用力量。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77985ab49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2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