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2.2 离子反应(第一课时说课稿)(人教版必修1)

2022-09-07 13:04: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化学:2.2 离子反应(第一课时说课稿)(人教版必修1)》,欢迎阅读!
课时,人教,必修,离子,反应

离子反响〔第一课时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要说课的内容是离子反响,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节课作如下说明: .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的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是学生认识离子反响和离子方程式的起始课。从教材的体系看,它是初中学习溶液导电性实验、酸碱盐电离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是学习电解质溶液理论知识的根底,所以从体系看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从研究方法看,它是研究化学反响分类方法的补充以及从本质分析化学反响的必备技能,是中学生现在及至以后学习化学、从事化学专业的知识和能力的重点。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 了解电解质的概念;B.引导学生能够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酸,碱,盐的本质;C.使学生了

解到电解质在溶液中所起反响的实质。

2 能力目标:

通过演示实验和动画模拟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探索研究物质和理论的兴趣,在探究过程中进行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教育引导学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3.教材的重,难点:

1〕重点:理解电解质,电离的定义,会用电离方程式表示物质的电离过程,从电离角度概括出酸,碱,盐的本质。

2〕难点:用电离方程式表示物质的电离过程,对酸,碱,盐本质的理解。 .说教法

古希腊生物家普罗塔弋说过这样一句话: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根据新课改要求,我们在教学时必须特别注意这一点,即不能将学生当作容器来对待,在确定教学方法时,必须遵守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训令,结合教材及学生的实际准备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问题探究法,即以问题为切入口,追踪变化的本质,解释疑惑。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采用这种方法意在渗透探究问题的方法,为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创


造必要的条件。限于新高一学生的能力,本节课主要以启发性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为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 说学法 1.学情分析

学生正处在1617岁的年龄阶段,好奇心较强,兴趣不太稳定,逻辑思维正在日趋开展中,在知识学习上仍需借助感性材料的支持的诸多特点。 2.学法指导

充分运用实验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尽可能增加实验可见度,加强感性认识;利用计算机软件的动画模拟实验,引导学生进行全面观察,理解微观本质。 .说教学

1.提出问题,引导探究

演示溶液导电性实验,观察分析,同时展示多媒体教学软件,从微观领域明确溶液导电的本质---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在此根底上,介绍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等固体分别加热至溶化后能导电,这样很顺利的引出电解质的概念。

然后通过介绍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引出氯化钠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以及HClH2SO4HNO3种酸的电离方程式,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的定义。最后安排“思考与交流〞活动,引导学生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碱和盐的本质。

2 通过上面的讨论,使学生了解到电解质在溶液里所起反响的实质是离子之间的反响后,即可很自然地

转入到对离子反响的讨论。 3 稳固练习,理解内化

能够很快地区分出那些物质是电解质,能够正确地书写电离方程式,能够运用定义区分出酸,碱,盐。 4 布置作业,应用迁移

结合本节知识,课后讨论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79fc6df5b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d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