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秋天的诗句——《宴散》

2022-08-01 09:12: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描写秋天的诗句——《宴散》》,欢迎阅读!
诗句,描写,秋天

描写秋天的诗句——《宴散》



描写秋天的诗句——《宴散》描写秋天的诗句——《宴散》 《宴散》原文

小宴追凉散,平桥步月回。 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戴来。 将何还睡兴,临卧举残杯。 《宴散》赏析

分司东都后,在洛阳的履道里和新昌坊购置了私宅,并有园林胜景,过着闲适的生活。《宴散》诗写的是一次平常的家庭宴会。 宴追凉散,平桥步月回 ,这次小宴,正值夏秋之交的一个夜晚,宴会之时,残暑未尽。宴散之后,诗人送走客人,信步庭园,踏着月色,身受着习习的凉风,分外怡人。诗人尽情地领略着这凉爽的秋气。踏着美丽的月色,才觉得今晚的小宴结束得正是时候,似乎是 追凉 散似的。不然,错过了此时此刻的良宵美景,岂不是太可惜了。一个 字,道出了诗人宴散步月平桥,沉浸在这新秋之夜的惬意心情。

然而这一夜的小宴又是十分成功的,气氛是融洽而热烈的,宾主都共同度过了一个愉快而难忘的夜晚,因此诗人在平桥闲步时,会的盛况、宴会结束时 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 的动人情景,不断地浮现在诗人的脑海里。白居易十分爱好音乐他曾亲手谱制过不少

1




乐曲,包括《霓裳羽衣曲》这样的大型乐章,同时还能弹琴吹笙,指挥乐队。分司东都后,他蓄养有不少的乐妓,组成一支不小的乐队。赵翼在《瓯北诗话》中曾说: 其家乐直可与宰相、留守比赛精美。 见白居易的家乐是十分有名的,这夜的小宴必定也是笙歌缭绕、灯辉煌,气氛热烈,宴在酒酣宴足、尽兴而散的时候,笙歌虽然结束了,但它的余音似乎还回旋散落在院落之中,不绝如缕;仆人们举着灯火,送客人步下楼台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诗人没有正面描绘宴会酒筵之丰盛,笙歌之优美,而是抓住宴散时的两个镜头,加以烘衬,宴会的盛况尽在其中了。欧阳修《归田录》载: 晏元献公()喜评诗,尝云: 老觉腰金重,慵便枕玉凉 未是富贵语,不如 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 此善言富贵者也。 可见这一联不愧为诗歌史上描绘富贵气象的典范,它尽弃金玉锦绣一类的庸俗字句,而以极其疏淡的笔墨,绘出了身居高位的白居易的富贵气象和赏心乐事。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戴来 。暑尽秋来,蝉随着秋凉的到来,生命的时日将尽,抱树而鸣之声更切;新秋伊始,北雁结队南翔。诗人抓住这种时令和物候的变化特征,把夏去秋来的自然界变化表现得十分富于诗意,称残暑是急切的蝉鸣之声催促而去尽,新秋季节是群雁方引来。这两句以 二字为诗眼,不仅使这两个诗句本身意象生动,警策动人,而且照亮了全诗,深化了诗的主题和意境,加强了全诗的艺术感染力。

将何还睡兴?临卧举残杯 。诗人在宴罢闲步时,伴随着明月而来的新秋凉意,诗人兴奋不已,似乎是他首先感受到了这种时令和物

2




候的变化,这新秋的凉风,不仅吹散了诗人身上的 残暑 余热,也掀起了诗人心田秋水般的微澜,不知是喜还是悲,睡意全无。但夜已深沉,万籁俱寂,人们早已进入了梦乡,是该睡觉的时候了。于是诗人,为了今夜酣畅的一觉,又举起酒杯,独酌起来。

《宴散》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诗魔 诗王 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7a08cea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4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