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寒食节的来历和习俗

2022-04-02 09:40: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简述寒食节的来历和习俗》,欢迎阅读!
寒食节,简述,来历,习俗

简述寒食节的来历和习俗

寒食节是中国非常传统的节日,在这个时候会有人回家祭祖,会有人吃面食 和很多的冷的食物。简述寒食节的来历和习俗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简述 寒食节的来历和习俗,欢迎查阅!

寒食节简介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 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 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卵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 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唐代诗人卢象这首《寒食》诗,所言即是寒食节的来历“之推绵山焚身”的 故事。相传此俗源于纪念春秋时晋国介之推(姓介名推,乂称介子推,之为虚词, 子为敬称)当时介之推与晋文公重耳流亡列国,割股肉供文公充饥。文公复国 后,之推不求利禄,与母归隐绵山。文公焚山以求之,之推坚决不出山,抱树而 死。文公葬其尸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于之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 后相沿成俗。

寒食节的具体日期,古俗讲究在冬至节后的一白零五天。现在山西大部分地 区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榆社县等少数地方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 垣曲县还讲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二天为小寒食。

中国过往的春祭都在寒食节,直到后来改为清明节。但韩国方面,仍然保留 在寒食节进行春祭的传统。

山西介休绵山,被誉为“中国寒食清明文化之乡”,每年举行隆重的寒食清 明祭祀(介子推)仪式活动。

寒食节的来历

寒食节相传是源于春秋时代的晋国,是为了纪念晋国公子的臣子介子推。晋 国公子重耳,流亡外国19年,介子推护驾跟随,立下大功,重耳返国继位,即 晋文公,唯忘介子推,想请介子推上朝领赏,介子推坚辞不来,晋文公便亲自去 请。介子推就背着老母,躲入绵山。晋文公前往寻找,却怎么也找不到。于是他 放火烧山,想把介子推逼出来。不料介子推却和母亲抱着一株大树,宇愿烧死, 也不出山。晋文


公伤心地下令把绵山改称介山(即山西介休市境内的介山),乂下 令把介子推被烧死的那一天定为寒食节,以后年年岁岁,每逢寒食节都要禁止生 火,吃冷饭,以示追怀之意。

其实,寒食节的真正起源,是源于古代的钻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节不 同,用不同的树木钻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后,就要换取新火。新 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这是当时的一件大事。《周礼秋官司煩氏》:“中 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可见当时是摇着木锋,在街上走,下令禁火。这司垃 氏,也就是专管取火的小官。在禁火之时,人们就准备一些冷食,以供食用,这 样慢慢就成了固定的风俗了。以后,才与介子推的传说相联系,成了寒食节,日 期长达一个月。这毕竟不利于健康,以后便缩短日期,从七天、三天逐渐改为一 天,唐之后便融合在清明节中了。

寒食节的习俗

1 禁烟冷食: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 人追悯先贤之情执着,从东汉到南北朝屡禁屡兴,唐代皇家认可并参与。

2 拜扫祭祖:寒食节扫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视为“野祭”。唐代编入《开 元礼》“卷第八十七•王公以下拜扫(寒食拜扫附)”中,成为官方认同并倡导的 礼之一。后演变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庙、祭先贤;白姓上坟等。时一家或一族 人同到先祖坟地,致祭、添土、挂纸钱,然后将子推燕、蛇盘兔撒于坟顶滚下, 用柳枝或疙针穿起,置于房中高处,意沾先祖德泽。

3 寒食饮食: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饬等;寒食 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棵、神燄等;饮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 十种之多。其中多数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盘兔,俗有“蛇盘兔,必定富”之说, 意为企盼民富国强;子推燕,取介休方言“念念”不忘介推高风亮节……。

4 寒食插柳:柳为寒食节象征之物,原为怀念介之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 南北朝《荆楚岁时记》就有“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的记载,安徽、苏 州等地还盛行戴芥花,佩麦叶来代替柳枝。据各地史籍记载:“插柳于坟”、“折 柳枝标于户”、“插于檐插柳寝灶间”、“亦戴之头或系衣带”、“瓶贮献于佛 神”、“门皆插柳”,故民间有"清明(寒食)不戴柳,红颜成白首”之说。


5 寒食踏青:也叫踏春,盛兴于唐宋。宋李之彦《东谷所见》载:“拜扫 事,而后与兄弟、妻子、亲戚、契交放情地游览,尽欢而归”。明代《帝王景 物略》记京效踏青场景为:“岁(寒食)清明日,都人踏青,舆者,骑者,步者, 游人以万计。”可谓盛极。

6 寒食秋千:秋千原为古代寒食节宫廷女子游乐项目。五代王仁裕《开元天 遗事》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竟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 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宋代宰相文彦博诗《寒食日过龙门》,诗中描写为 “桥边杨柳垂青线,林立秋千挂彩绳。”

7 寒食蹴球:盛行于唐,《文献通考》载:“蹴球,盖始于唐。植两修竹, 数丈,络网于上,为门以度球,球工分左右朋,以角胜负。”史载:唐德宗、 宪宗、穆宗、敬宗都喜蹴球,《州府元龟》载:“唐德宗贞元十二年二月寒食节 帝御麒殿之东亭,观武臣及勋戚子弟会球,兼蜴宰臣宴馔。”宋代也有《太祖蹴 鞠图》。

8 寒食咏诗:寒食节时,文人们或思乡念亲,或借景生情,感慨尤多,灵感 生,诗兴大发,咏者其多。据查,仅《全唐诗》就有唐玄宗、张说、杜甫、韩 愈、柳宗元等名人名家诗词三百余首,宋金元词曲也有一百余首,成为中国诗歌 艺术一枝奇葩。此外,寒食节时期还有赐宴、赏花、斗鸡、镂鸡子、牵钩(拔 河)、钻木取火、放风筝、斗白草、抛壻(瓦石器玩物)等许多活动,极大地丰富 了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7bd64456b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6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