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意味着什么

2023-01-13 18:24: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意味着什么》,欢迎阅读!
试验区,上海,中国,意味着,自由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意味着什么



7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将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根据方案,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由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以及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组成,占地共计28平方公里。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什么,它的建立将会产生什么影响,作为紧邻上海的江苏应该有何准备,这些都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

一、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概念

自由贸易试验区与传统的自由贸易区的概念有所不同。所谓“自由贸易区”,是指两个以上的主权国家或单独关税区通过签署协定,在世贸组织最惠国待遇基础上,相互进一步开放市场,分阶段取消大部分货物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改善服务和投资的市场准入条件,而形成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特定区域。而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属于自由贸易区狭义的概念,指在某一国家或地区境内设立的实行优惠税收和特殊监管政策的小块特定区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部副部长赵晋平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上海自由贸易区实际上是自由贸易园区,在国际上被称作小自由贸易区(FTZ,与国内的100多家海关特殊监管区性质相同。

自由贸易试验区与国内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等的区别在于更优惠的政策、更大的开放度。

二、国内外自由贸易发展现状 在自由贸易方面,中国已经落在后面,这与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贸易大国 的地位很不相称。据汇丰银行的相关研究,全球119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建立了超过2300自由贸易区,出口总额超过2000亿美元,创造超过4000万直接就业岗位,间接就业岗位6000万。印度在过去的三年批准了500多个自由贸易区,阿联酋的36个自由贸易区对拉动直接投资和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迪拜,在一个弹丸之地,做了20多个自由贸易区,从汽车、金融、软件、医药,很多行业贸易结算中心都进去了。自由贸易区已经在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竞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国内,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首个符合国际惯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天津自由贸易区的方案已经上报国务院有关部门,极有可能落在东疆保税港区,重庆、深圳、厦门、舟山等地正在积极探索,有意申请建立。

三、为什么选择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区或将成为中国主动开放市场,尤其是开放服务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先行者。上海财经大学国际经济系副主任、上海自由贸易区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波认为,“中国服务业竞争力比较差,一旦完全放开对国内服务业造成巨大冲击。国家肯定希望把冲击的影响降到最低,所以先从服务业发展比较好的上海进行主动试点。”此外,上海作为金融中心,有较好的经济保障和人才储备,应对金融领域的风险能力较强。

四、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要意义

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更加积极主动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要使之成为推进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发挥示范带动、服务全国的积极作用,促进各地区共同发展。这有利于培育我国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构建与各国合作发展的新平台,拓展经济增长的新空间,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由此可以看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具有如下重要意义:

一是意味着“中国经济升级版”正式启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是以“开放红


利”激发“改革红利”的有利契机。如果推进顺利,定然能够为全国性的改革破局,会带来巨大的示范效应。早在今年3月底,李克强总理在上海浦东的外高桥保税区调研时指出,“在现有综合税税区基础上,研究如何试点先行,28平方公里内,建立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进一步扩大开放,推动完善开放型经济体制。”这意味着,上海将成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领头羊,以“开放红利”实现新十年上海经济的再升级,也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起到示范作用。

二是意味着全国性的改革开始破局。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必将带动金融、税收、贸易、政府管理等一系列政策的变革,使政府有关部门转变整体的管理思路,重新界定自身职能。如李克强总理所说,“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向市场放权、为企业松绑,用政府权力的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这就需要有关部门从现在的以监管为主,货物管理特征过于明显,往公共服务和企业管理的方向转换,把自由贸易区看成一家现代意义上的企业来经营,而不能延续“保税区”的旧习惯。

三是意味着目前全球贸易投资规则的重构。多位从事国际贸易研究的学者认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获批更重要的意义是在于目前世界性的金融危机还没有完全结束,各个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比较严重,包括TP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CP(由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等国于20131月推动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议”)在内的区域型贸易协定都在积极展开。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项目被赋予的意义之重,在中国有可能启动加入TPP谈判的背景下,决策层已开始考虑将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中国加入TPP后首个对外开放窗口。

五、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利好政策

虽然目前方案并未公布,但是最终可落实到金融、贸易、航运等五大领域的开放政策,以及管理、税收、法规等五个方面的一揽子创新。

利好一:拟开放人民币资本项目。金融领域试点最惹人关注,上海市金融办副主任徐权表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试点内容涉及金融方面的包括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汇兑、金融业的对外开放、产品创新等,也涉及一些离岸业务。上海市市长杨雄也在前不久的陆家嘴论坛上证实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在申请试点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开放,而且这一改革方向不会因为短期的流动性变化、热钱流向的变化而变化。

利好二:构建离岸金融中心。离岸金融业务是自由贸易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与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一脉相承的。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也看好上海的离岸金融中心,人民币汇率价格发行机制能使外流资金更好地周转,提高人民币使用的效率。

利好三:可能推15%企业所得税优惠。上海将推动税收创新,包括离岸贸易、金融采用低税率,对境外投资收益采用分期缴纳所得税等优惠政策支持自由贸易园区内企业发展。有媒体报道称,为鼓励企业发展,上海将在税收方面采取低税率,其中将包括对自由贸易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利好四:贸易领域监管模式创新。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将实施“一线逐步彻底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区内货物自由流动”的创新监管服务新模式,这是与上海综合保税区的主要区别。所谓“一线”,是指国境线;“二线”是指国内市场分界线,也就是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空间分界线。创新监管模式提出要将一线监管集中在对人的监管,口岸单位只做必要的检验检疫等工作,特别是海关方面将不再采用批次监管的模式,而采用集中、分类、电子化监管模式,达到自由贸易试验区内人与货物的高效快捷流动。

六、江苏怎么办

江苏作为上海的近邻,处于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辐射区内,应当增强敏感性,主动抓住机遇,争取更大发展。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田伯平认为,江苏省因临近上海,又是制造业发达的出口大省,江苏省可利用临近上海的地域优势,利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契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7c9ca9871fe910ef12df8b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