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尊师重道”的危机及其原因

2022-08-13 11:17: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尊师重道”的危机及其原因》,欢迎阅读!
尊师重道,浅析,危机,及其,原因

浅析尊师重道的危机及其原因

摘要:传统尊师重道的美德正被扭曲的价值观所动摇,尊师重道危机开始在教育领域蔓延。而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有义务去反思,形成尊师重道危机的原因,以及我们如何面对并解决此问题。 关键词: 尊师重道 素质教育 体制完善

何为尊师重道,即学生要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去思考圣贤道何以传。可我们不得不承认,身边不尊重老师、不尊重知识的事情时有发生,令人十分遗憾。

一、笔者引入最近发生的几起违背尊师重道的事件。此类事件并不是偶然,其反映了当前师生关系(包括教师与家长的关系)的矛盾与裂痕日益凸显。 (一)小学生将催交作业的老师打住院,家长未支付医药费。据了解,此学生已经和多名老师有过肢体冲突或言语侮辱,就连做错题被扣分也会施加暴力。(摘自中国青年网)。(二)扬州教师被学生妈妈连打三耳光,孩子竟说妈妈帅。(摘自新华网)。() 学生误服墨汁,家长曾怒打班主任。(四)教师在理学生违反课堂纪律过程中,欲没收小说,当事学生下课期间纠集另一名学生与该教师发生肢体冲突,致教师膝部严重受伤。

二、笔者将试图分析引发此类违背尊师重道事件的原因。

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教师法》中规定教师有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义务,教师有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的义务。而本文第一部分引入的危机原因竟然是因为教师催收作业、批改作业扣分、老师没收小说等行为引起的。这明明是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做的本职工作,却出现了如此恶劣的结果。

作为一名学生、学生家长,不尊重老师的教导、不满学校对孩子问题的处理,与老师发生冲突,甚至对老师大打出手。我们暂且不谈教导的内容、冲突的根源,只想谈一下学生和家长会出现这种行为,他们从何而来的这一权利?我们每个人都是公民,都有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都应该遵守。何况是学生打老师的恶劣行为。如果说学生自制能力差,一时的冲动造成与老师的冲突,那为何家长也大打出手。笔者认为,一方面,这可能是因为教师的社会威信在下降,我不否认存在个别道德素质低下的教师,可能会有打骂学生、实施有损学生人格的行为,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毕竟教师群体的绝大多数都是为人师表,为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人才而甘愿奉献出自己的一切的人。另一方面,家庭对孩子太过溺爱,不舍得孩子在外面受一点委屈,每每听到孩子诉说在学校的遭遇,家长就忿忿不平,在没有了解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前,就大打出手,造成无法挽回的结果。而作为孩子,尤其是小学生,是没有清晰的判断能力的,初中生更会出现叛逆的情况,加之家长的宠爱,我想这些都是导致并加重了尊师重道的危机的原因。

其次,我想其与当下的教育体制也有关系。一方面,我们一直主张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断提出自主学习理论、主体性教学理论等等。强调教师对学生学习潜能、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尊重,注重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过程和方法,教师要以一种包容和善待的态度来对待学生。[1]但中小学生的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都不足,无规矩不成方圆,如果盲目发挥其主动性,也会造成危机的产生。另一方面,教育部不准体罚和变相体罚,也废除了开除制度。导致现在的学生有恃无恐。学校害怕闹事家长,一心想着大事化了,小事化无,家长得到赔偿就走了,留给教师的伤痛恐怕不是一笔钱就能抚平的。笔者对制度的废


除以及是否得当暂且不评价,但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我们的确要保护未成年儿童,但同时也要保障自身的安全和尊严。我们需要一个强有力的规章制度。中小学生犯错不敢管,也管不起,我们还能指望他长大了遵纪守法吗?过度的保护是伤害,适当的惩戒教育还是很有必要,也是很正常的。

三、作为媒体,不少对教育负面消息的报道乐此不疲,不吝版面,间接或直接导致社会公众对教师队伍丧失信心,不仅仅造成教师威信的下降,更是导致整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社会不信任教师,教师对教育的热情也在日益削减。

教师,本应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承载着传承文明、播撒希望的使命,而当下尊师重道这个传统的公理正在被蚕食,教师职业的神圣性也在逐渐被瓦解当我们面临此危机的时候,我们反思教育,不仅仅应该思考如何从教师的角度去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也应该站在社会的立场上重视教师的地位、人格及相应权利的保障,让他们有责任、有荣誉、有使命去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为教育负责。抚惜历史长河,让我们秉承历史,让尊师重道之传统,再放异彩。[2] 参考文献:

[1]《简论尊师重道危机及成因》,《新课程研究· 教师教育,20085,总第115.

[2]《弘扬尊师重道传统》,《光明日报》,2005727,006.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80b0205c5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d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