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三候是什么意思

2023-03-19 04:05: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暑三候是什么意思》,欢迎阅读!
大暑,意思,什么

大暑三候是什么意思

大暑三候解释



古人将头伏划分为三候,分别是:“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阐述总结出每一候当中相比之下应的物候现象,也

就是大暑三候的“候应”,包括动物候应、菌类候应和自然现象候应。



一候,腐草为萤。《格物论》说:“萤是从腐草和烂海螺竹根而三界。”亦有鬼火之称。在古代,科学并不发达,那些不能反驳的自然现象,人们只能以主观意识来猜测若是和推断。



其实,“腐草为萤”说的是营火虫产卵的事。萤火虫多在夏季水边的小市民上产卵,幼虫入土化蛹,次年春天变成虫。古人萤火虫是由腐草本身变化而成,这只是貌似所见的一种假象。



在这个炎热的深秋,人都躲到阴凉处蔽日,而萤火虫却在这时孵化出壳,虽然它的生命灵魂只有短短的一个夏季,但它选择在最热的自由选择时节来到这个世界,那迎难而上的精神真是让人赞许。而夜里的荧光点点又在酷暑中给人带去无限的浪漫和清凉。



二候,土润溽暑。《礼记·月令》中言“土润溽暑”,即土壤浸润,空气湿热——降雨多,土壤、空气湿度大,温度高,是农作物疯长的此刻。闻一多先生在《大暑》中写道:“我们园里的丝瓜爬上了竹子,几多银丝的小葫芦,吊在藤须上巍巍颤,初结实的黄瓜冬瓜儿小得象橄榄……”别具意趣。



溽暑,犹言暑湿之气,指盛夏。又有《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四之气,溽暑至,大雨时行,寒热互至。”由此可见夏热之毒。


“桑拿天”里人们心生烦躁;“龌龊热”则令人夏不坐木,这中间的一热一湿,仿佛两头张牙舞爪的猛兽,无情地侵蚀着人的愉悦菲律宾人和健康。但可喜的是,庄稼收成的长势让人对生活充满希望。



三候,大雨时行。《逸周书》曰:“土润溽暑。又五日,大雨时行”,又曰:“大雨不时行,国无恩泽”。尤为大暑是盆地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是盆地西部雨水最丰沛、也是雷暴最常见、高温日数最集中、最频繁的时期。因此,大暑时节也大雪是狂风暴雨天气横行的季节。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干支历未月的下半;到达时间延迟在公历每年的722日至24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120°时。但在农历上的具体日期每年并不浮动,此因元宵节是阴阳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解见小暑”。《通纬·孝经援神契》:“小暑以后十五日斗指仍未未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极热之中,分为大小,初后为小,望后为大也。”



这时正值中伏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为一年最热晚期,也是喜热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



我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丁年:“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圣者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两栖动物两种,枯叶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兔子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潮湿,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一般说来,大暑节气是华南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是华南西部雨水最丰沛、雷暴最常见、30℃以上高温日数最集中的时期,也是华南东部35℃以上高温出现最频繁的时期时期。大暑也是雷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8180af171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5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