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之乐

2022-04-16 12:15: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读书之乐》,欢迎阅读!
读书

读书之乐



张承文



书中自有一世界,在此可找到现世难觅的乐趣。

我小时候家中书多,常常读,因此阅读能力较强,当同龄人读书象蹦料豆似地磕磕巴巴时,我已经读起来很流利了。读书伴随我成长,有点钱就想买书看。小小年纪就曾为《人生》(路遥著)、《高山下的花环》、《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作品感动得落泪。我至今酷爱读书,有空即读,手不释卷。

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由于爱读书钻研,业务能力挺棒。哥哥高中毕业,从小爱书,高中时每到周末,总会买些书来,都是好书、名著,文史哲类都有,《神曲》、《红楼梦》等等,而我总是要看看。哥哥有了很多藏书,我便读起来,直到几乎读尽。其中清人著的《浮生六记》感我至深,以为确是真情实感之作,是中国文学不可多得的精品。《红楼梦》读了多遍,认为就其思想性、艺术性、语言功夫等来说,世上之书无有过之者。读书至佳境,每每击节叫绝,废寝忘食,忘情于其中,以为至乐,正像古人所言:“虽千金不换我一日读书之乐。

孔子也是以读书为至乐,他说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没书读了怎么办?刚好有新华书店办的图书馆,我在那所没有围墙的大学、知识殿堂里尽情遨游。这时开始接触影印本的古籍,象元代胡三省注的《资治通鉴》,古人手写,原汁原味的国学元典,古朴典雅,我爱不释手,读之津津有味。将那里有价值的书差不多读尽时,那图书馆也停业了,据工作人员讲,图书馆商业化运作,必将倒闭。好在此时已在离我们县城50里外的济宁市图书馆办了借书证,这样就移师济宁,继续读书事业。

济宁图书馆书刊宏富,一次借上六本,读了《全宋词》、《汉书》《通志略》、《续资治通鉴》、《国语》等等,有中国最美文学之称的《全宋词》两万首左右,其撼人心魄的魅力,情人般吸引着我,使我欲罢不能,一气读完,意犹未尽。于是便接着读《全唐诗》,网购了一套,五六万首,一气读完。“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词读多了,自然诗情涌动,便常作诗填词,抒发感慨,发表于网络博客,往往获得博主五星级推荐。济宁图书馆不是什么书都能找到的,于是便购买要读的书,网购了浙江古籍出版社的《新编小四库》,近8000万字,缩印影印的古籍版本,包括经、史、子、集四部分,“经”为阮元校勘的《十三经注疏》,“史”为百衲本《二十四史》加《清史稿》,“子”为《百子全书》,“集”为《御选历代诗馀》、《古文辞类纂》、《骈文类纂》、《历代诗别裁集》、《元曲选》等。

《新编小四库》是我的最爱,已读了大部分,很快就可以读完了,读之往往如痴如醉,其乐不足为外人道也。在此期间,当然还读了很多其他各方面的书。手机虽甘于老旧,但墨水屏的电子书阅读器却早已购置。爱书岂有不藏书之理,家中遍地是书,堪比陆游“书巢”电子藏书馆更是古人所无。书店书贵,不敢问津,大部分藏书来自旧书摊,淘书也是一大乐事。我可谓博览群书了,读书是我的生活方式、精神追求,是生命的组成部分。

书读多了,自然有了研究探讨学问的兴趣。孔子高徒、被后世封为宗圣的曾子,其故里到底是哪里?学界争了几百年,教科书在这一点上也时常改动。于是我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现场踏查,找家谱,寻访有关人员,遍查资料,终于在这个问题上取得了突破,捍卫了山东省嘉祥县的曾子故里地位。还研究了地方历史文化,取得了一些成果。同时认识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研究认识事物的法宝,只有尽可能全面细致地掌握各方面资料,注重实际调查,才能彻底解决问题,而不要只局限于书本,迷信前人,要敢于创新。考证问题只在书本上打转转,这样难免犯臆测、猜想等主观主义、本本主义的错误。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意思是:“完全相信《尚书》,还不如没有《尚


书》。我对于《尚书》中的《武成》篇,只取信二三片竹简的内容罢了。”我们就是要有孟子这种读书态度,敢于质疑。通过研究工作的实践,坚定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做学问、工作、生活,其实都应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是首先要学好的。后来与沈效敏先生合作,开始了对曾子的全面研究,三年下来,一套《曾子文化全书》赫然而出,共6本,134万字,颠覆了不少前人的观点,将曾子研究推向新的高度,必将嘉惠士林,并引起了国家、省、市有关领导的重视,台湾马英九先生也有收藏。这套书的成功,得力于济宁市网络图书馆,这里图书、资料浩如烟海,就象把大学图书馆搬到了家,电子搜索极为方便快捷。研究学问、探索真理,过程如访幽探胜,乐在其中,每有突破,乐不可支。

带着问题去读书学习,才能从书山发现更多宝贝。当今社会,知识海量,信息爆炸,首先必须面对各种问题。带着问题学习,理所当然是新时代学习的最为重要的特征之一。我们不仅要重视学习,更要带着问题学习,加强问题意识。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中国共产党抓住了这个关键,成为取得革命建设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济宁市图书馆开展的征文活动中,我写了篇千字文章,获得二等奖,兴奋异常。这也是作为图书馆会员的一种乐趣。由读书而写作,这是一种必然趋势。如今发表的途径很多,写好了不愁发表。

读书人都知道,买书不如借书,毕竟书籍价格不菲,书多了挤占家庭空间,收拾起来也麻烦,家里的书毕竟数量有限。能够利用好图书馆,是书山探宝的不二法门。古人说“读书是福”国家投资办图书馆,免费开放,对于读书人是多么幸福的事!整个社会风气的改善、文明程度的提高,尤其要靠全民读书来推动。国家三令五申要建设书香社会,古往今来社会治理无不以教化为先,好读书、读好书是古今中外永不褪色的高尚行为。中华民族更是向来崇尚读书,盛赞读书的名言如“至乐莫若读书”等等数不胜数。二十五史等史志记载的手不释卷的俊彦英才代代多有,中国古代读书之风甚盛,而当今国人的人均阅读量很少,远低于国外一些国家。人的本质需求是精神文化需求,我们要在保障物质需求的同时,加大文化消费,提高阅读量,追求文明进步。当下手机、电脑普及,也要多用来阅读,少玩游戏。见到很多小朋友沉溺于网络、手机游戏,怎不令人担忧?

阿根廷文学泰斗博尔赫斯说过,天堂就是一座是图书馆,我于此说心有戚戚焉。博尔赫斯出身书香门第,从小好读,嗜读如命,著作等身,读书带给了他成就,也使他视力一再下降,终至晚年失明。这提醒我们,在多读书的同时要保护好视力。只要科学用眼,张弛有度,这完全可以做到。读书是很耗费脑力的,读长了感觉疲倦,要学会休息。英国人研究证明,勤奋读书一天,晚上则睡得深,不失眠,据我的体验,这是非常正确的。我每天晨跑步5公里,一整天心情愉悦,身体健康,为工作、生活、读书提供了保障。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使人气质不凡,谈吐优雅。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善于利用图书馆,助力成功,超越平庸,提高幸福度,促进人生的完美。你身边的人,尤其是家人、孩子,会在你的带动下读起书来,身教胜于言教,我对此体会颇深。受我的影响,家人都爱读书,父亲虽然只上过三四年学,但每天读书很长时间,他70多岁了,象许多老人一样,耳聋得厉害,别人说话要用很大声音才能勉强听到,若不是读书,他还能有什么交流知识信息的乐趣?我真庆幸父亲爱读书。妻子爱读书,单位让她写通讯登报;写些征文,每每获奖。女儿爱读书,作文好,成绩棒,奖状贴满墙。

读书利人利己利社会,好处说不完。那么您就从现在开始,每天读书,养成习惯吧,您一定会象我一样在书中找到无穷乐趣!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824cb53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7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