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和寒食节一样吗 清明节也叫寒食节吗

2023-05-06 21:08: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清明节和寒食节一样吗 清明节也叫寒食节吗》,欢迎阅读!
寒食节,清明节,一样

清明节和寒食节一样吗 清明节也叫寒食节吗



清明节和寒食节一样吗清明节也叫寒食节吗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

寒食节不是清明节的别称。

寒食与清明是农历三月的两个节日,由于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庆祝活动也

颇近似,因此将二者合并起来一起庆祝。

我国的清明节是在每年四月五日前后。这个节日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节气,

它是寸序的标志。从这个角度来说,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四月五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5。时,开始的一日为清明节。《岁时百问》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人们根据它的特点安排耕作,江南人“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春耕生产就忙乎开了。二是指节日。在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中,现今具有节日意义的只有“清明”那么,“清明”又是怎样演变为祭祀的节日呢?据《荆楚岁时记》说:“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这是说,冬至过后一百零五天,就是寒食节,以此推算,寒食在清明前二日,因为寒食和清明日子相近,且又禁火三天,如此,寒食和清明也就没有严格的区分了。到现在,人们已把寒食和清明并称,祭寒食也相当于祭清明。

清明节的习俗 扫墓祭祖

清明节和冬至节、过年都是祭祖的重要日子,你知道民间清明扫墓从何时成

为礼典的一部分吗?

寒食、清明扫墓的民俗在唐代时已经相传成俗,唐玄宗开元年间将寒食民俗

的上坟祭扫列入礼典,允许士庶和王公以下官员行一样的上墓拜扫礼,以展子孙孝思。上墓奠祭准备祖先生前爱吃的食物,祭拜后哀泣辞别,可在看不到祖先坟墓的地方食用祭品馀馔,不可作乐,表示孝子之情。从唐以来,每年到了这时,全家上坟扫墓成了家族重要行事。

插柳戴柳

柳树生命力强盛,古人说柳枝具有辟邪功能,「取杨柳枝着户上,百鬼不入


家」(北魏《齐民要术》。戴柳、插柳是古人寒食节、清明节的习俗,传说追溯到春秋时代晋文公纪念忠臣介子推。宋代时民间上坟扫墓之后,往往折下坟墓边的柳枝插在坟上,也把柳枝带回家,插在门楣上以辟邪。陆游说的「人家插柳记清明」就是这般表现(《春日》

寒食节的由来

寒食,顾名思义就是吃冷食,喝凉水。好端端的春光明媚的日子,却为何要

如此这般呢?谈到这一风俗,不禁使人想起一个催人泪下的晋文公悼念介子推的故事。

当年晋文公重耳当年因为他父亲晋献公的“骊姬之乱”被迫流亡到翟国,并

在那里生活了十二年。晋献公死后,他的弟弟夷吾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做了晋国国君,是为晋惠公。这个晋惠公因为害怕素有贤名的哥哥重耳会威胁他国君的位置,于是就派杀手到翟国去暗杀他,得到消息的重耳不得不又开始了新的流亡生涯。

一行人又只好继续往东走准备投奔齐国,大伙饥肠辘辘,再不弄点东西吃真

的只能吃土了!重耳一代公子哪里受过这种苦,没过多久就真的饿晕过去了。了让重耳活命,随从介子推到山沟里,把腿上的肉割了一块,与采摘来的野菜同煮成汤给重耳,重耳果然慢慢恢复了一些体力。当重耳吃后知道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时,大受感动!最后他们到了齐国境内,重耳收到齐威王的礼遇,大伙才安顿了下来!

七年以后,重耳回到晋国即位为晋文公,举行了复国封赏大典,原来跟随他

逃难的人,一下子都加官进爵,成了晋国显赫一时的人物。封赏之中唯独不见介子推的名字,原来介子推是个性格耿直而且淡泊名利的人,他早就带着母亲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感念当年介子推的“割股奉君”,想要请他出山为官,以报答他的恩

情。经过一番打听后,晋文公带着一般文臣武将来到绵山寻找介子推,但是一连找了好几天也没有找到他。这时,有人建议说:“介子推最孝顺。如放火烧山,他一定会背着老母亲跑出来。”于是晋文公便下令烧山,一连几天,大火才灭,可是,介子推始终没有出来,晋文公派军士搜山,只见他们母子二人相抱在一起,死于大树底下。

秦汉时期,寒食节慢慢增加了扫墓的习俗,因为和清明这个节气很接近(就

差一两天),久而久之,到了唐代两者便已经合二为一,形成了我国现在的传统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84a2b7147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e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