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李商隐的爱情诗

2022-09-24 13:10: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论李商隐的爱情诗》,欢迎阅读!
李商隐,情诗

浅论李商隐的爱情诗

作者:顾烨

来源:《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8年第8



要: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创作的爱情诗内涵丰富,有独特的艺术风貌。他的爱情诗所写的内容,有抒写青年时期的纯洁感情、表达与妻子王氏的伉俪情深以及抒情对象不明的,以“无题”命名的爱情诗三类。擅长用比兴、象征、用典等手法,开拓心灵世界;擅长七律、七绝,语言深婉精丽,对仗工整是其爱情诗的艺术色。

关键词:李商隐 情深 多义性 对仗 《无题》

清人吴乔说:“于李、杜后,能别开生路,自成一家者,唯李义山一人。”a这句话直接道出了李商隐是盛唐以后唐代诗坛的集大成者。他的诗歌内容丰富,从题材上,可分为三类:反映现实的政治诗、托物寓慨的咏物诗、抒情对象不明的,以“无题”命名的爱情诗。其中,爱情诗虽然数量不多,却是李商隐诗歌独特思想内涵和艺术风貌的代表,本文将从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方面,探究李商隐爱情诗的意蕴风貌。

一、李商隐爱情诗的思想内容

李商隐擅长描写缠绵悱恻的爱情诗,感情真挚,深厚动人。他的爱情诗所写的内容,可分为以下三类:抒写青年时期的纯洁感情、表达与妻子王氏的伉俪情深以及抒情对象不明的,以

“无题”命名的爱情诗。本文从这三类爱情诗出发,具体探究作者在爱情诗中寄托的思想感情。

(一)青年时期的纯洁感情

相传,李商隐在与妻子王氏成亲之前,曾和柳枝、宋华阳等女子产生感情,写下不少爱情诗,这些诗歌表达了对青年时爱情的回忆与珍重,感情动人。其中最令人所叹的是组诗《柳枝五首》。李商隐是一位有情之人,青年时与柳枝情投意合,虽不能有情人终成眷属,年少时最纯洁的感情却永远留在心中,作者在《柳枝五首》中将这份感情永远记录。《柳枝五首·其一》中言:“同时不同类,那复更相思”,道出的是有缘无分的悲痛之感。李商隐赞柳枝“嘉瓜引蔓长,碧玉冰寒浆”,意写她的美好品质。正因为她如此美好,才会“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李商隐在《柳枝五首·其三》中道:“东陵虽五色,不忍值牙香”,表达对柳枝的怜惜,不忍轻薄。组诗最后以“如何湖水望,只是见鸳鸯”结尾,抒发无法相守的失落。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李商隐较为进步的女性观,我国古代不少爱情诗的作者,常常以玩赏的态度对待女子及其爱情生活,而李商隐却尊重女性,爱情诗的描写也是如此纯洁。“吹花嚼蕊,调丝擫管,作天海风涛之曲,幽忆怨断之音”,出自《柳枝诗序》,柳枝的音容笑貌永存诗人之心,纯洁自然的爱情值得永远珍藏,正如李白在《秋风词》中所写的“长相思兮长相忆”。

(二)与妻子王氏的伉俪情深

唐文宗开成三年(838),李商隐与妻子王氏成亲。这时婚后诗人所写的爱情诗,多表达与妻子分处两地而产生的思念之情。在妻子去世之后,诗人所写的爱情诗,表达的则是悼念之情。“君未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在《夜雨寄北》这首诗中,作者描写了淅淅沥沥的夜雨涨满了秋池,渲染了一种凄清的氛围,烘托了主人公的羁旅愁思之感,不正面写羁旅之愁,却满是羁旅的漂泊愁绪。妻问促其早归,己答叹其归期无准,羁旅的愁苦加深诗人对妻子的相思,而整首诗却不是完全笼罩在惆怅中,作者最后说道,当我们共剪西窗烛时,我再向你道出当时巴山夜雨的况味,又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意味。在妻子离世之后,诗人写了诸如《正月崇让宅》《房中曲》等悼亡之作,大多回忆与妻子的过往,寄寓追念之情。“归来已不见,锦瑟长


于人”,在这首《房中曲》中,作者触景生情,睹物思人;《正月崇让宅》中写道:“背灯独共余香语,不觉犹歌起夜来”,作者深夜独坐,像是与亡妻共语,相思袭来;《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中又言:“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作者将远行的凄楚与妻子已亡无人寄寒衣的悲凉相结合,愁苦更深。清人何焯曾评《正月崇让宅》一诗:“此自悼亡之诗,情深一往。”b诗人当是有情且痴情之人,亡妻已去,仍情深义重,情之所至,故悼亡深切。宋代诗人苏轼在悼亡妻子时写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字字皆泪,想必李商隐对亡妻也正是这种无法忘怀的深情。

(三)抒情对象不明的,以“无题”命名的爱情诗

在李商隐的爱情诗中,还有一类是抒情对象不明的,以“无题”命名的爱情诗。这类诗多表达对爱情的追求,也有抒发相思之苦及失望后的苦闷之情。“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出自《无题六首·其六》,这是描写女子对爱情的热烈追求,追求无果,心灵遭到重创,一寸的相思就有一寸的灰,相思反被相思所害,正如元朝陈再思在《折桂令·春情》中所说:“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六首·其二》中写的是难得结合,却已经目成心许的爱情。上述提到李商隐有着较为进步和成熟的爱情观,他以平等的态度来看待女性,在诸多《无题诗》中,他写女性主动追求爱情,则深刻表达了这一点。李商隐是有情之人,在他的笔下,爱情是如此纯净自然,《无题》诗中缠绵悱恻的爱情赋予了爱情美好及永恒的意义。

二、李商隐爱情诗的艺术特色

李商隐所写的爱情诗表现其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反映盛唐时期文人的感伤情绪,独具艺术特色,下文将具体分析李商隐爱情诗中的艺术特色。

(一)擅长用比兴、象征、用典等手法,开拓心灵世界

李商隐的爱情诗往往内涵丰富,他巧用比兴、象征等手法,营造一种朦胧的境界和情思,造成内涵上的多义性,造成读者多种解读的可能,开拓了心灵世界。正如吕本中在《紫薇诗话》里认为的那样,《重过圣女祠》中的“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写圣女“沦谪得归迟”的凄凉处境,境界幽渺朦胧,有不尽之意。c李商隐心思细腻,他营造的亲切可感的意象,带给人朦胧的感觉,发人深思,这主要体现在“无题”一类的诗歌中。一篇《锦瑟》众说纷纭,正如刘颁所说:“李商隐有《锦瑟》诗,人莫晓其意,或谓是令狐楚家青衣名也。”d诗中多用典故、巧用象征等手法,“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善用典故,营造一种迷惘虚无的境界,“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这些意象又传递一种温暖的感觉,正因为《锦瑟》中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所营造的境界,所表达的情思都是朦胧的,所以造成理解上的多义性。后人多因“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之句,将诗理解为追忆青春年华。清晰或者不清晰的感情,由诗人细腻地表现出来,在表现心灵上,诗人有巨大的贡献。《无题》中写道:“紫府仙人号宝灯,云浆未饮结成冰”,诗中所述的追求对象虚幻缥缈,解读时会有不同的联想,具有多义性。《无题四首·其一》中又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隔着蓬山的阻隔,造成诗人内心的迷惘与凄迷,细读来除了与爱情有关,也可理解为在追求功名的道路上受阻,含义丰富,耐人寻味。比兴象征等手法的运用,非逻辑、跳跃的意象组合,对心灵世界进行了开拓,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朦胧的境界和情思,造成内涵上的多义性,耐人寻味。

(二)擅长七律、七绝,语言深婉精丽,对仗工整

李商隐的语言婉约清丽,擅长七律,常有工整的对仗,备受赞扬。除了人们广为传颂的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句,凝练工整,


对偶极佳,其他的爱情诗中也常有佳句,例如《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其二》中的“玉盘迸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嫦娥》中的“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其中,最令人称赞的当属《锦瑟》中的两句:“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月、珠、泪、日、玉、烟等优美辞藻的运用,给人带来一种浑融、珠圆玉润的美感,将悲伤、惆怅、孤寂融于一体,情感表现浓郁深厚,李商隐当是文学功底了得,才能用如此绮丽圆融的文字,将瑰丽的诗境尽收眼底。元代文人辛文房在《唐才子传》中曾记载:“时白乐天老退,曰:‘我死后,得为尔儿足矣’。”e可见,白居易对李商隐的诗歌有着高度的评价,李商隐是杜甫之后唐代七言律诗发展史上的第二座里程碑,融合齐梁的绮丽题材,爱情诗字字皆是李商隐心血所成,工巧凝练,宛如天成。

李商隐是一位写爱情诗的大家,他所写的爱情诗在晚唐独树一帜,自成一家,其爱情诗丰富的思想内容,独特的艺术风貌,对后来诗坛产生深远的影响。

a 〔清〕吴乔:《围炉诗话》,中华书局1985 年版,第75 页。

b 〔清〕何焯:《义门读书记》,见《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六〇册,商务印书馆1986 年版,第924 页。

c 〔宋〕吕本中:《紫薇诗话》,见《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一四七八册,商务印书馆1986 年版,第928 页。

d 〔宋〕刘颁:《中山诗话》, 见《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一四七八册,商务印书馆1986 年版,第265 页。

e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见《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四五一册,商务印书馆1986 年版,第452 页。

参考文献:

[1] 吴乔. 围炉诗话[M]. 北京:中华书局,1985.

[2] 何焯. 义门读书记[M]. 见《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六〇册. 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3] 吕本中. 紫薇诗话[M]. 见《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一四七八册. 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4] 刘颁. 中山诗话[M]. 见《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一四七八册. 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5] 辛文房. 唐才子传[M]. 见《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四五一册. 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者: 顾烨,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辑:水涓 E-mailshuijuan3936@163.com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859b0d0ef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e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