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概论》名词解释

2023-03-26 09:26: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新闻学概论》名词解释》,欢迎阅读!
新闻学,名词解释,概论

《新闻学概论》 名词解释:

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它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研究的内容是新闻理论、新闻史(重点是新闻事业的发展的历史)、新闻业务。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起源于欧洲,至今却盛行于北美尤其美国。其主要内涵是探讨新闻自由和政府、社会、个人的关系。 其主要观点是:1报刊独立自主,不受政府的干涉。政府不得采取任何措施干涉、收买或控制报刊,唯一职责是采取措施来保护新闻自由。 2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报刊是行政、立法、司法以外的国家第四势力或第四种权利。 3"自由意见市场""自我修正"理论。让人民群众、让各党派都利用报纸充分地自由地表达各自的意见。前提是给予人民有关各项事务的充分信息。 4对事实的信念。报道的最终目的是客观地反映现实,让人们对外部世界形成独立的见解。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把客观地向公众提供事实作为新闻报道的最高标准和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标准。客观性报道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在新闻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社会责任论:120世纪40年代由一批美国学者正式构建,50年代为西方所接受。其基础仍然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2它强调自由必须以责任为前提,新闻媒介在享有自由权利时,要主动、积极的承担社会责任。3社会责任论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西方社会的变迁,适合西方国家的现实需要。4社会责任论的提出,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西方新闻媒介和公众、政府之间的矛盾,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新闻媒介和社会大众的对立。 新闻:存在着并行不悖的两种新闻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新闻是报道,表达出新闻的形式;新闻是信息,表达出新闻的实质。这两个定义对于新闻互为表里,在不同场合有各自不同的内涵和功能。

新闻本源:新闻是客观事物的反应,在新闻和事实的关系中,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先有事实后有新闻。新闻工作者应该坚持唯物论的新闻本源观,尊重事实,坚持每一条新闻都有可靠、准确的事实为依据,在采访写作编辑中,都要力求符合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它有极严格的时间要求,报道必须迅速,尽可能地准确,信息尽可能量化。

软新闻: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性的新闻。它没有明确的时间界限,多数属于延缓性新闻,无时间的紧迫性。软新闻很讲究写作技巧,需用生动活泼的文笔来写,写出情趣来,即“散文笔法”

新闻要素:新闻要素是新闻构成的必须材料:who(谁)、what(什么)、when(时间)、where(地点)、why(原因)明确新闻五要素对新闻工作有三大作用:有助于记者在采访新闻时迅速地弄清每一个事实的要点。以保证新闻来源不失实。有助于记者迅速地抓住新闻的重点,尤其在新闻导语的写作中。有助于明了新闻题材的要义。

信息:是指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包括消息、资料、情报、数据、图像、知识、思想等。最基本的特点:信息必然包含着新的情况,新的知识,新的内容。 特点:1)共享性或称使用不灭性。 2)扩缩性。3)组合性。 4)信息运用的多角度性。5)相对性。

狭义信息:是指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信息能够消除随机的不确定性,这对受者而言很重要,这也是信息的全部意义所在。(在新闻学里主要指狭义这一定义)

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who(宣传者)whom(被宣传者)what(宣传内容)where(宣传场合)when(宣传时机)why(宣传动机)how(宣传方法)等7个环节。 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舆论作为公众意见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共事务为指南,并因此具备许多独有的个性。 特点:①公共性,②公开性,③急迫性,④广泛性,⑤评价性。舆论的主要功能是对涉及公共事务的组织、人员的行为实施监督,进行有效的制约和限制。

舆论导向:是指舆论的倾向,即社会公众的意见形态通过对群体中各种意见的碰撞、中和,表现为特定群体对特定问题的特定意见。舆论导向是衡量舆论引导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志。两种性质:①积极的舆论导向,即对社会稳定、进步起推动作用的舆论导向;②消极的舆论导向,即导致社会混乱、阻碍社会发展的舆论导向。


舆论引导:舆论引导指一定政党、组织、群体、个人、针对特定的社会舆情,依据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来设置议题,引导公众形成正确的公共利益共识、社会信念、社会情感、社会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它具有鲜明的、导向性、调控性,互动性和艺术性特征。其理论依据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和西方相关学科的理论探索成果。舆论引导的载体主要包括大众传媒、新兴媒体、社会活动、和口头语言这四种类型。

客观报道:又称客观新闻或纯客观报道,是指根据客观性原则或运用客观报道方法传播新闻事实。即新闻传播过程中,不偏不倚、公正平衡地报道新闻事实,而不发表任何意见。特点:①要求新闻实录事实,②不得造成直接或间接指挥受众的印象,③倾向流露隐蔽、自然。客观报道的方法:①事实与观点分开,②不带任何感情,③力求公正平衡。

三网融合:“三网融合”又称三网合一,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表现为技术上趋向一致,在网络层面上实现互联互通,在业务层面上相互渗透和交叉,在应用层面上使用同一的通信协议。其目的是通过优化现有的网路配置,综合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采用全数字化连接,宽带数据运输交通、高度集成业务、简化终端接入、智能化管理与控制方式改造多媒体信息网路,向用户提供数据视频、语音等多媒体信息服务。

媒介融合:是指在新媒介的条件下,各种介质的媒介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传播,实现传播汇聚与交融。在这共同的平台和终端上,将同一或相近的信息内容向不同的介质媒介发送,最终实现资源共享。广义的“媒介融合”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甚至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媒介融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新媒体:是指以手机为代表的新型媒介终端,它包括平板电脑、电子书等。①新媒体永远是一个相对概念,是一个动态,不断发展的概念。②新媒体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和宽带局域网,以电脑手机和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③新媒体是数字化互动媒体,具有高度的互动性。

新闻体制:即新闻传播体制,又称媒介制度。指的是新闻事业的所有制性质、决策机构的构成、新闻事业的结构和国家社会对新闻事业的制约机制等。新闻体制集中表现为媒体的所有制问题。

新闻媒介的共性:即新闻媒介的一般性质,新闻媒介作为精神产品的生产机构和立法、司法、行政机构一样。同属上层建筑,在社会上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新闻媒介作为以传播为主要内容的机构,和其他传播意识形态的机构、载体有一定的区别。 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新闻媒介具有形而上的上层建筑属性和形而下的信息产业属性 我国新闻事业双重属性的外在表现(中国新闻事业运作方式):事业性质、企业管理

新闻自由:即不受批准自由出版报刊,即不必向政府申请营业执照或支付保证金,在政治上、经济上不受限制,人人拥有出版权;不受任何形式的事先审查,可以发布任何新闻和发表任何意见(当然,事后的追惩在任何国家都存在,即不容许报刊自由地损害国家、社会、个人);不受限制地自由接近新闻源。 简要地说,新闻自由就是公民拥有出版权、采访权、发布权

新闻真实性: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情(what)、原因(why)和经过(how)够经的起核对。新闻报道的真与假只有一个标准:是否符合客观存在。

新闻指导性:是通过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宣传一定的观点,影响受众的思想,把受众引导到既定的目标上去。 对我国新闻事业来说,新闻指导性就是新闻工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用党的方针、政策来影响、指导受众的思想和行动,帮助受众明白形势,明辨是非,明辨利弊,引导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共图改革开放大业。

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含义:

①各级党委要重视党报工作,紧紧地把党报抓在自己手里,加强对党报的领导;

②党的各种新闻机构必须从思想上明确党的领导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办好党的新闻事业的关键,从而自觉地主动地接受党的领导;

③组织广大党员和非党群众为党的新闻媒介提供情况、材料和稿件; ④倾听群众的意见,并依据群众的意见改进报纸工作。

新闻价值:事实本身能够引起社会各种人共同兴趣的素质的总和。这些素质包括: ①时新性,即事件是新近发生的而且是社会大众所不知道的,即时间近,内容新。 ②重要性,即事件与当前社会生活以及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密切关系。 ③接近性包括地理上和心理上接近。 ④显著性,令世人所瞩目。 ⑤趣味性,富有人情味和高尚的生活情趣。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86000d7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2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