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特写范文跳水

2022-04-22 21:38: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新闻特写范文跳水》,欢迎阅读!
特写,跳水,范文,新闻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季整篇课文讲了什么

这则新闻实时地记录了前中国跳水运动员吕伟在1982年新德里亚运会上夺冠的情景。 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发表于19821125日《光明日 报》,由夏浩然,樊云芳采写。仅540多字的特写。

记者别具匠心地选用了百余个动词,堪称精当运用动词的新闻经典范文,30多年了,今天再来读它,依然觉得比赛像刚发生在昨天一样,现场动态感十足,是那样的真切感人,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新闻,而且还具有美学价值,因此作品被评 为全国好新闻一等奖。

特写就是要对报道的某些局部做突出的重点的描绘,而不是面面俱到的泛泛之笔。

但这篇特写没有写整个紧张曲折的过程,没有写赢得金牌后五星红旗如何在赛场上冉冉升起,也没有写她平时怎样刻苦练功终于今日为国争得荣誉。

而是全靠记者现场观察,所摄取的只是跳水冠军吕伟最后夺冠的一刹那,并把这一刹那,及一连串的跳水动作用电影分镜头的艺术表现手法,逐一摄下、定格、放大。

轻舒双臂,向上高举轻轻一蹬向前翻腾一周半空中转体三周插入碧波之中等等。

这一系列把吕伟的5136这个高难动作分解成一连串特写镜头、慢镜头,描摹出吕伟精彩刹那的具体形象让读者产生了比看电视还要深刻的印象,这就是典型的特写形态。

运动会作文150新闻特写的方式

运动会上,运动员们奔跑在长长的跑道上…… 镜头一:跳远

在沙坑边,各位运动员做着准备运动,跃跃欲试。第一位运动员上场了,随着一声枪响,那名人高马大的运动员飞快地奔跑在跑道上,然后轻身一跃,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看得出,他得到了不错的成绩。接下来的选手是一位瘦小的男孩,结果刚上场就摔了个狗啃泥,引得人们捧腹大笑。 镜头二:赛跑

预备!随着裁判的一声哨响,运动员们的心都揪了起来,顿时,场上鸦雀无声,只有拉拉队一个劲的喊:加油。一声枪响,运动员们像箭一般射了出去,疯狂的跑在长长的跑道上,生怕自己落后。跑在最前面的是一位女生,她接近了,2米、1……她越来越接近了,终于,她的双腿越过了终点线。场上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这次的运动会是那么激烈、有趣。

飞天凌空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1、飞天凌空文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增强了作品的形象性、生动性,激发了读者丰富的想象力。

2、仅一组跳水动作,记者就用了七个比喻,其中既有明喻又有暗喻,如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像轻盈的、笔直的箭是明喻,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是暗喻。敦煌著名的壁画飞天画的是飘飘欲飞的仙女,记者则以“‘飞天凌空为题,比

喻跳水姑娘如仙女般优美绝伦。精彩的比喻不但增加了特写的文采,而且使动作更加可视可感。


3、《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发表于19821125日《光明日 报》,由夏浩然,樊云芳采写。仅540多字的特写。记者别具匠心地选用了百余个动词,堪称精当运用动词的新闻经典范文,30多年了,今天再来读它,依然觉得比赛像刚发生在昨天一样,现场动态感十足,是那样的真切感人,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新闻,而且还具有美学价值,因此作品被评 为全国好新闻一等奖。

飞天凌空改写成新闻200

中国运动员吕伟亚运会夺冠

新华社新德里1124日电 1124日,中国跳水姑娘吕伟在10米跳台跳水比赛中,技压群芳,一举夺魁。

新德里跳水运动馆,10米跳台跳水 比赛进入白热化状态 。八名各国选手按照次序登台比赛。4轮比赛过后,中国姑娘吕伟以微弱优势排在第一。第五轮比赛,选手们纷纷上了难度。吕伟这最后一轮选择的动作是5136,这是跳水比赛中难度系数最高的动作。只见她登上高台,静静站立。起跳,向前翻腾一周半,空中转体三周,身体打开,笔直地入水,压住了水花。完美的表现,裁判给了9.5分的高分。凭借着这一跳,吕伟获得第9届亚运会10米跳台跳水赛金牌。

新闻特写:校运会作文600

在我那多姿多彩的童年里,有许多事情非常值得我回忆的,其中最令我难忘的就是五年级的那一次校运会。

加油!加油……”什么声音呢?原来是我校正在举行的田径运动会。气氛好不热闹,比赛场上不时响起欢呼声。

第一项是年级段跳绳。比赛口令一响,,只见全班同学都迅速摆动起跳绳,疯狂地跳起来。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信念,一定得为班级争光。手中的绳子越甩越快,脚下的步伐随之跟进,那速度之快,快得简直令数数的同学们来不及数。

一分钟时间眨眼间过去了,同学们个个累得气喘吁吁的。我们班以最棒的成绩夺得了第一名。 今年的校运会我很幸运被选入了参加跳大绳的比赛。我们比赛的地点是——校园大门口。 我们所有的来到校园的大门口,准备比赛。准备比赛了!快快快,排好队形。 一个同学喊。我也迅速钻进大绳里,准备好跳大绳。

三二一,开始!随着声音的想起,我也跟着节奏一起跳起来。30313233343536最后,我们卡死在了36下那里。

虽然有第二次,但第二次就不是我来跳了。因为已经安排好了我先跳,然后再是另外一个人来跳。

没我份了,先走了吧。我心想。

想完便来到操场上。首先是男子100米赛。

每一位选手都很紧张,我们班的参赛选手也不例外。枪声响起了,我们班的张志峰如风般地跑向终点,遥遥领先在前头。

加油啊,你是最棒的!我心里想。果然如此,他不但得了第一,而且还破了纪录。 接着就是200米,然后又是400米,有是800米。我们男子都得了很好的成绩,而女的可就不怎么样了。


场上运动员们奋力拼搏,场外同学们热情支持。同时,在这紧张与激烈的背后,是我们的老师和裁判员们的默默奉献。

因为有了他们,赛场秩序才得以维持;因为有了他们,本届校运会才得以顺利的举行。拼搏与奉献在我们的操场上奏响了凯歌!我相信,在下一届运动会上,我们班一定会取得好成绩。

关于新闻特写的范文200

子彬昌

下午3点刚过,门厅接待捐款的刘云杰老师告诉我:王镜师傅又来了!在场的人心里都一阵高兴,我撂下手头工作赶忙走到前厅:大冷的天,这么远您怎么来了?我问。他迎过来,右手拿着200块钱一扬:这不,我把这钱捐了。

王镜——就是那位住在北京黄杉木店周转房、捡破烂向希望工程和其他社会福利事业捐款万元的退休老工人。今天出现在我眼前的王镜老人,无论从脸色上,还是穿着上,都和以往来时大不一样了:他的脸黑中透出红润,而且胖了;身穿黑色棉外套、土黄色新工作罩裤,足下一双黑色包头胶底棉鞋,显得干净利落。我请老人坐下,没等我问寒问暖,他就满脸堆笑地说:

这不,人家知道我困难,给我寄来200块钱,好人哪!我怎么能要人家的钱呢?我接过话茬:你节衣缩食,捡破烂把1万元都捐了,这200块钱人家给您,您留下用也是应该的。老人立即反驳道:不能!无论如何我也不能要。人家一片好心。退休费我足够用了,还是捐给希望工程,给贫困山区办教育吧。说着,他转过脸对刘老师说:你一定要写人家的名字,我把收据给他寄去,好好谢谢人家。这情我领了。”“我琢磨,退回去也太不尽人情。可我又不能要,还是给希望工程,顶好!我一边聆听,一边凑过去接过老人手中的一个信封,那上面写着:河南洛阳一拖公司油泵厂安环科高防。我明白了,这200块钱就是素不相识的高防同志看了中国青年报19941219日刊登的《黄杉木店陋室铭》后汇给王境老人的。

这就是数天前发生在北京北新桥香饵胡同3——希望工程北京捐助中心捐款大厅的一幕动人情景。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864849c1c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4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