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教学案.doc

2022-03-29 12:16:5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五柳先生传》教学案.doc》,欢迎阅读!
先生,教学,doc

《五柳先生传》教学案

【教学目标】

1. 疏通文意,掌握文中的文言词汇。 2. 体会本文朴素洗练的语言风格。

3. 理解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的自画像,学习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内容,积累文言词语,体会五柳先生高尚的情操。 【教学难点】

翻译并背诵全文;理解五柳先生的“好读书,不求甚解”。 课时安排:2课时,第二周周一、周二 教学设计:

一、 导入:由《桃花源记》导入。 二、 检查预习: 1. 常识:陶渊明与自传

2. 学生生字词认读:小组抢答竞赛,要求认读准确,在《导学案》用红笔纠正。 3. 朗读比赛,全班齐读。 三、 疏通文意:

1. 小组2分钟讨论“预习案”中的字词。 2. 抢答:要求脱稿。

3. 小组讨论:小组长指定组员每人依次口译全文,要求脱稿,做好板演展示准备。 4. 老师指定分配各组板演任务:依序每组1题,其他组点评。 5. 学生板演,点评。

6. 老师小结并引导学生分类整理文言字词。 四、 研读文本:

1. 抢答“预习案”第4题。 2. 小组讨论“探究题”。 (1)

、文章介绍了五柳先生哪几个方面的情况?找出相应的句子。刻画了怎样的形 象?

(2) 、怎样理解“好读书,不求甚解” ?

(3) 、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分析否定句在文中的作用。 (4)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愿望? 3. 老师指定分配各组板演或点评任务。 4. 老师小结。 五、 拓展提升。 六、 作业:《金榜学案》


《五柳先生传》导学案

班级 小组 姓名 评价

【学习目标】

1. 疏通文意,掌握文中的文言词汇。 2. 体会本文朴素洗练的语言风格。

3. 理解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的自画像,学习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 有感情朗读课文,借用工具书解决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疑难字词。

2. 运用好双色笔,在课本上划出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准备课上交流探讨。 3. 自主完成,规范书写,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知识链接】

陶渊明(约365-427 ,洋阳人(今江西九江)。东晋著名田园诗人,文学家。一 名潜,字元亮,因宅边种五棵柳树所以号“五柳先生”,又称“靖节先生”。他长于诗 文歌赋,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著有《陶渊明集》。

本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则是自传。传中写五柳先生的志趣爱好 和思想性格,塑造了一位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预习案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嗜( )辄( )吝( 娄(

)戚(

)汲(

)箪( )兹(

)瓢( )俸(

)晏( )觞(

)黔( )欤(



2、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

先生不知何咨(

)人也,亦不详(

)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

)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 );每

台尊( ),便诙然忘食。性( , )酒,家贫不能常得。孝1目( 知其如此,或( 置酒而招之。造( )饮撕:( )尽,期( )在 必醉;成( 醉而退,置不(

)寺留(

,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号(

)。环堵芾簿

)空,晏如(

)也。常著文章

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麽麽( )于贫贱,不返返( )于富贵。”其 言兹专人( 之倩(

欤?葛天氏之民欤?

3、口译课文,并写出以下句子的翻译

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⑵、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乎?衔版(

)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


⑶、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⑷、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用课文内容填空

⑴、暗示他是_位隐士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讲述“五柳先生”这个名号来历的句子:

⑶、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的是: ⑷、描述的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的句子是 ⑸、赞语中与“不慕荣利”相照应的句子是:

探究案

1、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五柳先生的?刻画了怎样的形象?

2、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我的疑问】

【拓展提升】

有人说:“当今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一个人的生存质量,陶渊明的理想追求早已 与时代格格不入了。”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87cd40272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2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