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释唐诗中常见的意象组合方式

2022-08-02 10:11: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释唐诗中常见的意象组合方式》,欢迎阅读!
中常,意象,唐诗,组合,方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释唐诗中常见的意象组合方式

作者:符青平

来源:《甘肃教育2011年第12

[关键词]唐诗;意象;剪影式;并置式;反差式:叠映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06(B)008001

唐诗是中华民族文学遗产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园地里的奇葩。诗美鉴赏方兴未艾,其佳作也引人注目。诗之美主要表现在诗情美、意象美、意境美这三个方面,而意象组合则是诗歌构思最基本的任务,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诗歌的优劣成败。下面笔者就唐诗中常见的意象组合方式进行粗浅的探讨。 剪影式

这种意象结构富于凝固感,整个意象组合过程见不到视点在时空领域移动的痕迹,所有的意象都是在同一瞬间凝聚于同一空间。例如,祖咏的《终南望馀雪》: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诗的首句描绘了终南山这个大背景,用一个字恰当地表现出了岭北的特征:第二句写出终南山巅之积雪,而且形象地说明山之高大,积雪未化,在阳光照耀下寒光闪闪,给人以浮的感觉;第三句林表明霁色,写终南山高处之林景,因为是阴岭,当然没有阳光照耀,只有终南高处之林表才明霁色,而山下之林或山腰之林只有暗灰色,既然山林明霁色,说明西山已衔半边日,落日的余辉平射过来,染红了林表,不用说也照亮了浮云端的白雪,因而末句中的字也就呼之欲出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889fc66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6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