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微行动”,绽放责任花——以“行动基金会”为载体培养大班幼儿任务意识的实践研究

2022-11-17 15:12: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储蓄“微行动”,绽放责任花——以“行动基金会”为载体培养大班幼儿任务意识的实践研究》,欢迎阅读!
行动,大班,基金会,储蓄,载体

储蓄微行动,绽放责任花——行动基金会为载体培养

大班幼儿任务意识的实践研究

摘要:本文以行动基金会为载体,通过任务环境的创设”“任务形式多样化”“养体系多元化等具体研究内容、途径以及策略,调动幼儿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培养幼儿做事目标明确、碰到困难努力克服、做事有始有终的良好品质。 关键词:任务意识 行动基金会 实践研究 一、课题实验研究背景

幼儿时期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我们培养孩子任务意识的最佳时期。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该让他们自己去做!儿童习惯养得不好,终身受其累。那么在这一时期采用何种措施培养幼儿任务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研究的设计

1.概念界定。行动基金会:是指利用记录幼儿完成的特定任务的行动,以培养幼儿任务意识为目的,构建一个幼儿任务行为培养系统。任务意识:是指幼儿能根据对自我的预估能力领取任务,并从心理上具有努力完成任务的意识或倾向。 2.理论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的任务,是要为幼儿的一生发展奠定基础。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该让他们自己去做!儿童习惯养得不好,终身受其累。 三、研究的开展途径

1.任务环境的创设。通过任务环境的创设,引导幼儿明确任务的概念,知道任务是指必须完成的事情或指令,认识完成任务的重要性,并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感受完成任务的成就感,从而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

2.任务活动过程。为了方便信息部对任务的分类与统计,我们对幼儿平时生活中或学习中所产生的任务进行了分类,并制定了不同的任务计划。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将幼儿完成的任务第一时间公布在任务信息部,主要包括班级任务、园所任务、家庭任务。这些任务的产生都具有过程性,而不是教师单方面的凭空想象。

3.任务形式多样化。在基金会的运作过程中,为幼儿设计有趣的记录载体,推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任务卡的储存与统计,可以通过对幼儿完成任务数量多少、质量好坏等的评比,直观地体现幼儿的任务意识。可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制定任务单、任务卡、行动存折,提高孩子解读任务、理解任务的能力,让孩子养成有目的地完成任务的习惯。

4.激进。每个幼儿的任务意识有浅有深,在实际的任务执行过程中,我们并没有要求幼儿们做相同的任务,而是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让幼儿自己掌握任务的选择权,并且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制定计划。为了保证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都能在任务意识这方面有一定的提高,我们根据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任务分出了必须完成的任务自主选择的任务两大类。 四、培养体系完善化

针对我园在幼儿任务意识培养体系上发现的一些问题,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构建任务意识培养体系的领导机制、搭建任务意识培养体系的工作平台、形成任务意识培养体系合力机制等。 五、研究成果分析

通过一年的研究和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是否有改善和提高?于是,我们又


制定了幼儿任务意识评价表,对本园2个班的教师、84名大班幼儿进行了一次任务意识的评价。

1.教师的教育观念与行为更一致。当幼儿未完成交给的任务时,教师的态度100%要求必须完成。我们分析:教师们能够在观念的指引下对孩子进行任务意识的培养,不因幼儿年龄小而放任孩子,而是明确要求,适时地帮助孩子完成任务。任务意识的培养让教师的教学能力更优化,教师在遇到孩子有任务意识问题的时候不再手足无措、无可奈何了,而是能够针对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幼儿完成任务意识的能力了。

2.家长对幼儿责任意识培养的参与度更高。在本课题中,家长承担一部分家庭任务和对孩子的评价任务,通过这些任务的完成,加强了家长与孩子的日常交流沟通,增进了彼此感情,也让家长全面深入地了解到孩子在园里、班级的活动内容以及孩子内心对事情的想法和认知。

3.幼儿园形成了特有的培养体系。经过各基金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和实践探索,已经初步形成具有我园特色的任务意识培养体系,改变了以往的任务培养模式,局部实现了各基金会成员的互联互动,在推动幼儿任务意识培养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布置任务的形式上、活动内容上也增加了许多新的元素和创意。幼儿园、家庭中任务环境的支持,也很好地调动了幼儿完成任务的积极性。 六、今后的研究设想

本课题研究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如何与家长更好地展开合作,如何在提高大班幼儿任务意识的同时还能提高其独立完成任务的意识,如何把任务意识的培养和主题相结合,考虑幼儿自身的需要是否让幼儿也参与任务环境的布置,形成个性化布置和体验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8b69a5387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1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