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泰山翻译

2022-08-03 10:02: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文言文泰山翻译》,欢迎阅读!
泰山,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泰山翻译





【篇一:文言文泰山翻译】

译文:

唐明皇要封禅泰山,命张说为封禅使,张说的女婿郑镒本是九品官.按照老规矩,封禅以后,自三公以下都能迁升一级.只有郑镒靠了张说的关系,一下子升到五品官,同时赐给红色官服.在分发祭品的程序上,唐明皇看到郑镒一下子升了几级,感到很奇怪,就询问原因,郑镒一时无话可答.这时黄幡绰又来调侃,他说:这是因为靠了泰山之力”.

泰山一语双关,既指封禅一事,又指岳父,因为中国向来有称岳父为泰山.

【篇二:文言文泰山翻译】



[文言文/古文原文]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文言文翻译/解释] 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去.南面向阳山谷中的水流汶河,北面背阴山谷中的水流进济水.在南北山谷分界的地方,是古长城.最高的日观峰位于长城南十五里的地方.

[文言文/古文原文]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无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廓,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文言文翻译/解释]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里出发,冒着风雪,经过齐河县、长清县,穿越泰山西北的山谷,跨过长城的界限,到达泰安.这月丁未日,我和泰安知府朱孝纯从南边的山脚登山.行走四十五里,道路都是石板砌成的台阶,共有七千多级.泰山正南面有三条山谷,当中那条山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我开始沿着中间这条山谷往里走.道路不到一半,翻过中岭,再沿着西边的那条山谷走,就到了泰山的顶巅.古时候登泰山,沿着东边的山谷进入,道路中有座天门.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是我没有到过的.现在经过的中岭和山顶,象门槛一样阻挡道路的山崖,世上人都称它为天门”.一路上大雾迷漫、冰冻溜滑,石板石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深青色的山被白雪覆盖,明亮的雪光照耀着南边的天空.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象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象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

【篇三:文言文泰山翻译】



原文


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甲翁之妻子去乡,惟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但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译文 前有两个老翁,住在同一个巷子里,甲老翁的妻子和孩子离开了乡下,有他自己.一天,他带着酒去乙翁的家,两个人一起喝酒,十分快乐。乙翁说: 以前我曾去冀,雍两州远处郊游,但没有登过泰山,你能不能和我一起去? 甲翁说: 那山我也没有登过,然而老了,恐怕力气不够. 乙翁说: 你说的不对!以前的愚公,九十岁的时候还可以移山,现在我们才六十来,哪里老呢! 甲翁说: 那太好了! 第二天,两个老人都去了,越过钱塘江,横渡过了长江,走到了泰山脚下.晚上住下休息,凌晨上山,乙翁要扶甲,甲翁说: 我的力气还可以,不用互相搀扶. 从太阳出来到薄暮降临,已经走过了半座大山。字词解释 1,昔:以前 2,里:乡 3,妻子:妻子和子女 4叟:老头 5,而:罢了 6,携:携带 7,第:住处,家 8,酌:饮 9.向:以前 10吾:我 11.远游:到远处游玩 12.冀、雍:古代两个州名,在今约山西、陕西、甘肃一带 13.: 13.然:但是 14.意:意愿 15.同行:一同出行 16.余:我 17.亦:也 18.未:没有 19.然:然而 20.恐:担心 21.胜:能承受 22.汝之言:是汝之言差矣的倒装句 23.曩:从前 24.年:年龄 25.且:将近 26.辈:等,类,表示人或物的多数同属一类 27.方:才 28.逾:超过 29.甚善:太好了 30.日:第二天 31.偕:一起,一同 32.越:经过 33.绝:横渡 34.相:互 35.自:从 36.至:到 37.薄暮:傍晚,日将落时 38.:古代山北水南叫” 39.尝:曾今 40.去:离开文言知识 ” “的含义多互相,但在文言中它有一个很特殊的用法,可作指事代词用,常指代我、你、他。上文无需相扶,意为不需要扶我,其中指代。又,《黔之驴》:莫相知,意为老虎不知道它(驴子)是什么东西。又,《狼》:狼眈眈相向,意为狼瞪大眼睛看着屠户。《回乡偶书》中句儿童相见不相识,意为孩子们看见我不认识我。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8bf0344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3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