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起源

2023-04-05 05:36: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类的起源》,欢迎阅读!
起源,人类

人类的起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描述人类起源的过程。 能力目标

通过“探究竟”的活动,培养辨别真伪和逻辑分析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人类起源的问题,树立世界人民平等的观点,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1.简述人类进化发展的历程;2.阐明环境变化与人类进化的关系。

难点: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环境变化、劳动等因素的作用。教师可安排学生阅读课本的“知识链”从而体会劳动等各种因素在人类进化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身边事

教师活动:

课本首先从返祖现象入手引入本课,具有新鲜感,但是返祖现象并不是很常见,教师可以用幻灯片播放一些返祖现象的图片,验证这种现象的真实性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介绍返祖现象的概念。(返祖现象是指有的生物体偶然出现了祖先的某些性状的遗传现象)人的由来

“人类从哪里来?”科学的发展正在为其勾画出日益清新的轮廓

“我从哪里来?”“我近来身心为什么会有一些变化?”了解人的生育奥秘,健康度过青春期。

本章学习的主要内容: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二、探究竟

教师活动:

1.教师布置学生阅读课本的“探究竟1”或教师讲述女娲造人、上帝造人等故事和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然后,请学生分析这几种说法中哪个更有道理。并提问学生,说出自己判断的依据。

(教师可以说明,科学研究是注重科学证据的。而女娲,上帝造人等是传说故事和宗教故


事,没有可信的依据)

2.教师布置学生阅读课本图6-3-176-3-18,分析头骨形状和脑容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并提问几名学生。

(参考:古人类在制造从简单到复杂的工具过程中促进大脑的发展;并且古人逐渐学会了火的使用方法,火的使用,用火烧烤食物,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群体生活促使了语言的产生,语言的使用也促进了人脑的发展) 三、大家谈

教师活动:

(一)教师播放关于猩猩的视频剪辑,然后让学生说说人与现代类人猿的哪些地方相似,哪些地方不同。

(二)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人类能够成为地球上最高等动物的原因。

(参考:这是一个比较宽泛的话题,几乎每个学生都会有话可说,因此设计成自由发言的形式给每位学生平等的机会。教师讲解时应将重点放在劳动在人类成为的地球上高等动物过程中的作用。强掉在劳动中人类形成了语言、促进了大脑的发展、有了文字和艺术等。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 四、知识链

教师活动:

1.教师出示一幅“古猿生活假象图”。根据课本的“知识链”对人类进化历程进行简单的介绍,并在黑板上画出进化主线。

(参考: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森林消失,古猿转到地上生活→学会使用树枝、石块等物体→两足直立→学会制造工具→大脑逐渐发达,产生语言,形成人类社会。

2.教师简介人类发展的四个阶段:南方古猿、能人阶段、直立人阶段和智人阶段。 (参考:

1.南方古猿化石最早的是距今400多万。这类化石可分为两种类型,纤细型和粗壮型。纤细型进一步演化成下一阶段的能人,粗壮型则在距今大约100万前灭绝了。

2.最早的年代是距今240万年前,分类上归入人科下面的人属能人种,脑子扩大了,开始能用石块制造工具(石器),以后演化成下一阶段的直立人。

3从本世纪20年代后期起,在我国北京房山区周口店陆续发现了北京猿人的化石和石器,从而确立了直立人在人类进化史上的地位。直立人还带有不少类似猿的性状,所以俗称猿人,但他们已在人类的进化系统上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已是人类发展第三阶段的人类,与古猿和现代猿有着本质的区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8dfdc8866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8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