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

2023-01-04 11:46: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欢迎阅读!
财务管理,素质,提升,高校,人员

高校财务治理人员素养的提升

一、新形势下对高校财务治理提出了精细化要求

1)协助学校领导注重决策的合理引导,积极调动资金使用能动性。 财务治理要从过去的重点强化事后会计核算,更多地转变为强化事前预算和事中统计监管,预算时合理引导优化资金配置,定期即时统计财务数据等最新动态,上报主管领导班子并反馈给资金执行单位,发挥财务信息优势,提出可行的中期解决方案与建议,完善有效监督和约束机制,真正发挥参谋助手作用,这是新时期对财务人员的要求,是必须履行的职责。

2)实施资金绩效评价,由传统的核算型转变为效益型,提升使用效益。

建立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制度,完善资金使用激励体制,提升资金使用效益,使资金科学流向使用效益高的地方。通过资金绩效评价,有利于建立一套从资金使用方面对高校的评价和监控机制,促使资源的合理投入和配置,推动学校的内部治理。

3)细化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治理,增强资产治理。

财会人员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具有教育事业特色的固定资产折旧核算制度与成本核算。如成本核算,须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会计期间学年制原则、实际成本计价原则等,按各层次、类别的学生作为成本核算对象划分教育成本项目,完善核算软件,与学校各成本分担单位、各资产职能治理部门紧密业务沟通,强调逐步细化的原则,针对核算对象使用一定的核算方法,对各种费用实行计算和归集,管好用好教育经费。 二、精细化治理对财务人员的素养要求

以上几项治理理念和治理内容的转变对高校现行的财务治理模式提出很大挑战,对高校财务治理人员的素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财务治理


人员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面需要进一步扩大,才能适合新形势下中国财政和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因为相对应的业务涉及到社会经济的多个领域,不但需要熟悉和了解预决算相关知识及业务,还需要熟悉了解资金的属性,强化经济合同、财政、成本、税收等相关学科知识,熟悉票据治理、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支出绩效等不同内容,充分体现公共财政体制与高校财务治理的深入融合,否则,经济业务的实质就不能得到清楚的反映。

三、精细化治理要求下的财务人员素养提升措施 1.做好财务治理人才引进工作。

根据高校财务工作实际,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引进财会人员,改善财会人员队伍现状,注重结构的完整性和梯队的合理性,从年龄、学历、专业等多方面实行完善。为适合新形势新要求,财务治理人员的专业覆盖面应从会计专业拓展至经济、计算机、财政、税务、法律等相关学科专业,调整知识结构,拓宽知识覆盖面,适合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和持续拓展的财务工作在广度和深度方向进展需要。在队伍建设中不但要注重对一线职工的引进,根据高校实际需要也要特别注重财务治理领导干部的引进,以引导财务治理模式的转型。 2.做好财务人员分工协同提升团队素养。

新形势下的诸多新要求,依靠过去的单打独斗和简单分工已难以应对,应根据不同业务实行人员整合,制造优良的工作氛围,发挥各自专业和实践特长,协同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形成合力,打造财务治理人员的团队工作模式,在快乐工作、分担压力和工作成效三者之间达到平衡。

3.做好财务人员的定期培训工作。

做好定期培训要以知识更新业务技能培训为主,强化继续教育,了解行业进展趋势和职业新要求,了解行业精英,增强职业信心和职业自豪感,自主提升自己的职业水平;同时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教育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8edbb48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f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