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2)全文赏析,作者,出处及年代

2023-03-02 09:09: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2)全文赏析,作者,出处及年代》,欢迎阅读!
同甫,吹角连营,挑灯看剑,阵子,赏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2)全文赏析,作者,出处

及年代



这是一场反击战。那将军是的,但也是追求功名的。一战获胜,功成名就,既 了却君王天下事 ,又 赢得生前身后名 ,岂不壮哉! 如果到此为止,那真够得上 壮词 然而在那个被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时代,并没有产生真正 壮词 的条件,以上所写,不过是词人孜孜以求的理想而已。词人展开丰富的想象,化身为词里的将军,刚攀上理想的高峰,忽然一落千丈,跌回冷酷的现实,沉痛地慨叹道: 可怜白发生! 白发已生,而收复失地的理想成为泡影。想到自己徒有凌云壮志,而 报国欲死无战场 (借用陆游《陇头水》诗句),便只能在不眠之夜吃酒,只能在 醉里挑灯看剑 ,只能在 中驰逐沙场,快意一时。 这处境,的确是 悲哀 的。然而又有谁 可怜 他呢?于是,他写了这首 壮词 ,寄给处境同样 可怜 的陈同甫。

同甫是陈亮的字。学者称为龙川先生。为人才气豪迈,议论纵横。自称能够 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 。他先后写了《中兴五论》和《上孝宗皇帝书》,积极主张抗战,因而遭到投降派的打击。宋孝宗淳熙十五年,他到上饶访辛弃疾,留十日。别后辛弃疾写《虞美人》词寄他,他和了一首;以后又用同一词牌反复唱和。这首

1




《破阵子》大约也是这一时期写的。



全词从意义上看,前九句是一段,十分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将军的形象,从而表现了词人的远大抱负。末一句是一段,以沉痛的慨叹,抒发了 壮志难酬 的悲愤。壮和悲,理想和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从这反差中,可以想到当时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想到人民的水深火热,想到所有爱国志士报国无门的苦闷。由此可见,极其豪放的词,同时也可以写得极其含蓄,只不过和婉约派的含蓄不同罢了。



这首词在声调方面有一点值得注意。《破阵子》上下两片各有两个六字句,都是平仄互对的,即上句为 仄仄平平仄仄 ,下句为 平仄仄平平 ,这就构成了和谐的、舒缓的音节。上下片各有两个七字句,却不是平仄互对,而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这就构成了拗怒的、激越的音节。和谐与拗怒,舒缓与激越,形成了矛盾统一。作者很好地运用了这种矛盾统一的声调,恰当地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复杂的心理变化和梦想中的战斗准备、战斗进行、战斗胜利等许多场面的转换,收到了绘声绘色、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这首词在布局方面也有一点值得注意。 醉里挑灯看剑 一句,突然发端,接踵而来的是闻角梦回、连营分炙、沙场点兵、克敌制胜,有如鹰隼突起,凌空直上。而当翱翔天际之时,陡然下跌,发出了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941f4dd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b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