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023-04-14 07:26: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欢迎阅读!
工业革命,中国,社会发展,影响

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次工业革命,使中国经历了一个由落后到腾飞的艰难历程,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一、在落后中踽踽独行——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中国

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功,促使西方列强的侵略范围急剧扩张,在不断扩大对中国侵略的同时,客观上推进了中国近代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促进了近代中国物质生活的近代化。

1)推动了中国政局的转变。外界的压力促使腐朽的清政府推行各种改革,以适应社会的变化,这些改革,使中国的社会生活进一步发生变化。中外交往的不断扩大。民主平等思想的不断传播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都冲击了旧的生活方式,促进社会生活的演变。这期间产生了太平天国运动,维新运动,新文化运动。这些民间自发组织的运动对于中国政治和思想近代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它们唤醒启迪了民众,在民间埋下了救亡图存的种子,间接的为民主革命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近代工商业发展的影响。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城市近代化的基础设施逐步兴起,人们的生活习惯也随之发生变化。加重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色彩。

二、惊醒后的奋起直追——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中国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随着电力的广泛应用(即电气时代),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西方国家需要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开展殖民活动,争夺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在全世界领土已被瓜分完毕的情况下,中国则成了它们掠夺的中心,这次工业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主要有: 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再一次发生质的提升,所以欧洲各国之间为了不断争夺原料,资源,竞争世界霸主地位,掀起了新的一波殖民扩张,对中国也进行了更加残酷的商品倾销和战争掠夺。比如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

2)中国近代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在清政府的督促下,洋务运动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到第二次工业革命,从西方引进了一系列先进的技术,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化企业,这也间接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为后来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条件。 3)中国主观思想潮流的变化

早期启蒙思想,加上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的突飞猛进,使欧洲人的思想也开始进步,资本主义的天赋人权,人人平等思想成为欧洲主流思想,这也影响到部分进步的中国人,他们不但学习欧洲先进的技术,也开始接受先进的思想,为后来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和辛亥革命的展开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4)中国资本主义开始领导革命

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民族矛盾不断加深,资本主义开始领导中国革命道路,在经历了农民领导革命的失败后(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资本主义的民主共和观念开始被广大中国人民逐渐接受和适应,并最终由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制国家。 三、争做世界的先锋者——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的中国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微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标志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这次科技革命被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

1)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带来了物质的现代化,引起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而且也造就了中国当代社会一代新人(如80后,90后)与之相适应,使人的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逐步走向现代化。

2)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一是它引起组成中国传统市场经济生产力各要素的变革,使劳动生产率有了显著提高;二是使整个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不仅加强了现代产业结构非物质化和生产过程智能化的趋势,而且影响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市场经济的布局进而导致了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此外,第三次科技命使中国社会认识到管理发展是一门真正的科学并将其应用到实现现代化的工作中。

3)对中国国际关系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对中国国际关系而且对世界各国的国际关系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一方面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发展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9674c6e81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3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