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漫笔-随笔散文

2022-12-20 14:38: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创作漫笔-随笔散文》,欢迎阅读!
漫笔,散文,随笔,创作

创作漫笔-随笔散文

创作漫笔-随笔散文 创作漫笔

星期六晚上,照例休息。孩子们看电影去了,我独自坐在窗前,静悄悄地。

下了,一阵风过,雨点洒在窗玻璃上,沙沙作响。鸟鸣山更幽,室内,显得愈加寂静;夜雨带秋声,感到略有凉意。呵,秋来了。

有点无聊,信手翻开摆在案头的几本闲书笔记。笔记,一向归杂著之列,其数量,简直多得惊人。而内容,则从文学艺术、风土山川、天文地理、经史典章到世事掌故、趣谈逸闻、三教九流、神仙鬼怪。,一则一则地,长者千把字,短者数百字,无所不包。打个不很恰当的比喻,颇像文苑中丛生的野草,人们也喜欢它,可又并不太予重视。

手在翻书,思想却在跑马,不知怎的,忽然联想到一个有关创作的问题:有过创作实践的人都知道:了解、熟悉了特定环境中特定人物的性格和人物彼此间的关系,由这些人物言、行的展开,构成故事的情节,而这情节越带有典型性,就越能揭示明朗地或曲折地揭示出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有力地突出人物的个性。选择、提炼得当,有时,甚至人物的一两句话或一两个动作,便连人物的思想活动、心理状态,都能显现出来,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远胜过那种连篇累牍的说明式文字的效果,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历久不忘。但学会这个选择、提炼得当的本领,却不轻易,得下一番苦功夫。

我国有大量笔记存世,但我们往往注意不够,在笔记作者中,不少人可有上面说的那些本领。不妨就手中正翻阅着的引两则,与观者共赏之。

隋唐嘉话:大宋使宇文士及割肉,以饼拭手,帝屡目焉;士及佯为不悟,更徐拭而便啖之。

宇文士及奉命切肉,满不在乎地拿面饼揩抹手上的油腻。这种不珍视粮食、随便糟蹋的举动,引起由攫取农民革命果实刚登上帝位,比较懂得艰难利害,又是有所作为的李世民的不满,因此,他多次用


目光盯视宇文士及。这目光必然含着几分怒意。善于侍候主子的宇文士及(这类人物不消说自是极其善于察颜观色、先意承旨的)当然很快就会觉察到李世民这冷冷的目光,并深知这目光的分量和意味着。可以想见当时宇文士及内心如何的紧张。但他紧张仍不慌乱失措,却佯装不察,什么都没有感觉的样子,还继续从容揩抹,而后把面饼吃了。以行动来表示自己很知惜物,连沾在手上的油腻都揩抹下来吃掉,舍不得轻弃。这一狡黠的无声的行动,起到了不申辩的申辩、不解释的解释的有力作用,回答了李世民不悦的逼人目光,消除了对自己充满危险的怒意。

好像朗朗晴空,倏地乌云密布,一场可怕的风暴即刻就要来临;可是,忽而云开日出,一切又归于平静。这瞬息间骤然发生的急遽、反复的变化,悉在无声中进行。李世民、宇文士及,自始至终,双方谁也没有一句话。仅仅通过切肉、揩抹、注视、吃饼一串细节构成的一个小小情节,反映了多么丰富复杂的内容!李世民这位历史卓著名皇帝不尚奢侈,颇能惜物,临事引满而不轻发的性格,宇文士及的机警、急智,人物之间的特定关系,等等,全给纤毫毕见、浮雕般地展示在读者面前,生气勃勃。

全文不过三十字,何等笔力!艺术上真算得洗练的神品。 另一则见于明人的翦胜野闻:

太祖召画工周玄索,令画天下江山图于殿壁,对曰:臣未尝遍迹九州,不敢奉诏;惟陛下草建规模,臣然后润之。帝即操笔倏成大势,令玄素加润。玄素进曰:陛下山河已定,岂可动摇。帝笑而唯之。

令画天下江山图于殿壁,这令,把个从和尚当皇帝的暴发户得意的心情、神气我打下的江山,我的江山!即已横溢纸上。

朱元璋残苛凶狠,周玄素当然熟稔,而出的又是这么一个画天下山川于殿壁的难题,虽吃力亦不易讨好,稍不合意,祸变莫测;生硬拒绝呢,违旨抗命,脑袋便得搬家!于是周玄素委婉地先说自己识见简陋,未尝遍迹九州,不敢接受这个任务,再恭请皇帝一只有皇帝才能画这个轮廓大稿。话中巧妙地以自我贬抑来抬高对方,并暗含着恭维:你见多识广,而且是你的.江山,你才了如指掌呵的意思。至于说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99428ef88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2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