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爝火不息,在“孔颜之道”中寻觅幸福真谛

2024-01-26 07:28: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优秀作文:爝火不息,在“孔颜之道”中寻觅幸福真谛》,欢迎阅读!
优秀作文,不息,真谛,寻觅,幸福

爝火不息,在“孔颜之道”中寻觅幸福真谛

孔颜之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孔子曾自述心志:“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又称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与颜回乐在何处,所乐何事,周敦颐也曾要求程颐、程灏好好参悟。

作为儒家思想重要内容的“孔颜之乐”,千百年来,一直启迪与引导着无数人积极探索人生真谛,努力实现人生价值。它对生活在新时代、担当新使命的青年人,仍然有着重要意义。

语文老师计划在课堂上举行“品孔颜之乐,做幸福青年”主题交流会。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发言稿,谈谈你的感受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干800字。



爝火不息,在“孔颜之道”中寻觅幸福真谛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很荣幸,我能走上讲台,围绕“孔颜之乐”,跟各位同学分享一下我的看法,我分享的主题是“品孔颜之乐,做幸福青年”。

追求幸福与快乐,是每一个生命本能性的行为模式。有一个经典的问题:幸福在哪里?孔夫子给出的答案是: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睡觉,其中也蕴含着快乐。千百年来,孔子的“幸福观”一直启迪着无数国人探寻人生真谛。

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自豪,朱子“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理趣,刘禹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安贫乐道,苏东坡“陈酒趁年华”的豁达,成为了儒家“幸福观”的生动注脚。

原生态儒家之所以“爝火不息”,是因为其心之所往的快乐并不是物质丰富的“华丽殿堂”,而是内心丰盈的“精神彼岸”。

那么如何实现这种精神丰盈,我认为有两个关键词,一是“心诚”二是“使命感” 《大学》有言:“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意思就是保持意念诚实,做真实的自己,就可以使身心舒坦,达到“幸福”的状态。可现实生活中,不少年轻人在朋友圈喜欢“制造人设”,戴着面具生活。更有甚者试图通过把自己包装成“名媛”的方式,接触到精英圈子,实现阶层跃升。但这种仅仅在物质表面作文章的方式,不仅释放了“焦虑”,而且离真实的自我越来越远。同学们,孔颜之所以能“乐处”,是因为做到“心诚”。我们今天在这里探讨“孔颜之乐”,固然不是跟物质条件对立,而是要做最真实的自己,无论独处,还是与朋友交往。新乡县高级中学杨金顺专供。

当然,仅有“心诚”是不够的,想要实现幸福人生,还要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孟子》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很多人读这句话只看到了“劳”和“苦”,但往往没有体察到“使命感”带来内心充盈感。快乐的失去,往往是因为人生目标的失踪。贫穷确实不是一件乐事,但不能因为贫穷而影响了自己的乐事,影响了自己的“使命”。一箪食,一瓢饮,居住在陋巷,这样的衣食住行条件对于别人来说,是难以忍受的。但颜回心中有更高的追求,以孔夫子言传身教的“仁”作为“己任”,于是就达到了不论外在环境如何,也“不改其乐”的精神充盈状态。


同学们,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明白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我们不必人人皆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的使命,但要葆有“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奋斗精神。这些年,大学保安奋发图强考上名牌大学,快递小哥脱颖而出夺得诗词大会冠军,中国技工刻苦钻研勇夺世界技能大赛冠军,类似的新闻不绝于耳,让我们看到了属于普通青年的星辰大海。

“人生充满劳绩,但仍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 “吾辈皆身处沟渠之中,然其中必有仰望星空者”。

我们每一个人是奋斗者,也是幸福的创造者。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坐而论道不行,坐享其成更不可能。生活就是平凡中有着躁动,黯淡中闪烁光亮,让“孔颜之乐”爝火不息,让人生幸福细水长流!

我今天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9d277c005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f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