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子李》--说课稿

2022-04-05 03:08: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刷子李》--说课稿》,欢迎阅读!
刷子,李》

23、《刷子李》说课稿



王团镇奕龙小学……王玲娟



说教材

《刷子李》这篇课文是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第七单元主要围绕:作者笔下的人这一专题,形成了读人,说人,写人这样富有特色的一组教材。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刷子李》是一篇略读课文,选自作家冯骥才的《世俗奇人》,这篇短文以刷子李的高超手艺为话题。既为奇人,则轶事多多,但作者只选择一件小事来写,以一件极富戏曲性的小事窥见人物的大本领,大智慧。学习本篇课文,一是让学生感受人物形象,二是体会作者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 说目标

1、在本课中,我将第一个目标设定为认识6个生字,理解词语。

2、第二个目标是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一位普通的手艺人高超的技艺。

3、第三个目标是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三、说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体会刷子李的高超手艺;难点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四、说学情

作为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有了一定的认知范围,所以我要求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提前掌握: 1、学生能自己解决生字词。 2、能通过搜集资料了解作家冯骥才。

3、能熟读课文,感受刷子李的特点,并画出相关语句进行标注。 五、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虽然课改倡导学生主体,淡化教师的作用,但作为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协作者、教师还得统筹全局,当然统筹决不等于包办 但更不等于抛几个


问题,分几个小组,随意讨论就能替代,我据此拟定了以下教学原则:高起点 点拔 重朗读 悟精华

所谓高起点,就是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已熟读课文,自主解决生字词,熟悉故事情节,也就是采用自读自悟的学法。

巧点拨也是本课中我使用的一种主要方法,我设计了三种点拔方法:问中点 读中点拔 讲中点拔。

重朗读就是通过朗读品味语言感受人物形象

悟精华就是通过学习课文,品味精彩句段,透析课文中蕴含的深刻道理,燃学生的情感之火。

另外我还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激趣法 学法: 中悟精华,在中赏人物。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七、说教学过程

第一、二板块:导入新课采用直接入题解题。

然后引出课文作者——有一位作家专门把那些怀有绝技的人写进一本书里并起名为《俗世奇人》,供世人读,这位作家叫冯骥才。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课文。完成第一个目标,落实12项预习作业。 首先检查同学们的预习笔记,看他们是否自主趟过了字词的沼泽地,是否走进过作家作品的领地。根据学生的笔记总结,投影打出生字词的读音,这样既检测了预习效果也扫除了理解文章的障碍,一举两得。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这一环节,因为学生课前已经熟读了课文,对课文已经有一定的掌握,所以在此我让学生快速默读课文,然后画出描写刷子李技艺高超的句子。

第四板块直奔重点学习目标完成第二个目标。

学生通过预习课文及朗读课文后,再让学生合作学习抓住关键词理解刷子刷墙技艺高超表现在哪里。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得出:

1、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刷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说明刷子李刷墙的技艺有高招或调浆的配料有秘方) 2、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


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说明刷子李刷墙的动作熟练、优美)

3、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说明刷子李做活的效果非同一般)

最后一点是学生已经朗读全文了,对课文也有一定的理解,让他们从刷子李的衣服去思考:最终发现刷子李刷完墙后衣服还是干干净净。 从以上几点你可以看出刷子李是个什么样的人?

这样在同学们的合作学习下,能够挖掘出课文的心脏,那么教学重点就抓到了。也体现出新课程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第五板块:情感升华。完成第三个目标。

在攻克了教学重难点,完成教学任务之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他是俗世中的一个奇人。而像刷子李这样怀有绝技的人是一天两天就能达到的吗?这样对学生进行提问使学生,马上明白了,一个人只要在自己的喜好上肯下苦工夫,定能够成功的。

这样的教育对学生既进行了文化教育,同时也进行做人教育,人文教育结合,起到真正的教育效果。

总之对于这篇阅读课,本课的设计始终是在中悟精华,中赏人物,开启了学生的智慧之门。他们会在本课的学习中获得相关的知识,拓展学习的方法和能力,他们也会在对课文的感悟中和写作练习中更加热爱生活,更执着于自己的人生理想。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9ea05f434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e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