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技革命和中国社会转型

2023-01-24 11:24: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现代科技革命和中国社会转型》,欢迎阅读!
现代科技,中国,转型,革命,社会

现代科技革命和中国社会转型

摘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革命是社会转型的驱动力。本文分析了现代科技科技革命及其特点和中国的社会转型,现代科技革命促进了中国由传统走向现代化,中国目前正抓住现代科技革命的机遇,加速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型。 关键词:科技革命;中国;社会转型

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记。无论学者们对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的发展持乐观的态度还是悲观的态度,他们都惊叹于科技对当代社会产生的巨大作用。科技革命是社会转型的驱动力,催生新的产业和产业部门,引发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进而促进整个社会发生转型。现代科技革命间接地促进了中国走向现代化,当前中国正抓住现代科技革命的机遇,加速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型。 1现代科技革命及其特点

在近、现代世界史上,曾经出现过三次科技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叶,以蒸汽机的应用为标志;第二次科技革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至20纪上半叶,以电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第三次科技革命以1946年第一台子计算机的诞生为开,以建立在最新科学论基础上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和空间技术等一批高技术群体发展为标志。这三次科技革命广泛渗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推动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面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同时,也使科学术的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空前强化,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 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人类知识爆炸性增长,尤其是高新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形成第四次科技革命,即常称现代科技革命。与前三次科技革命相比,现代科技革命有以下几个特点:

主导技术以技术群落的形式出现。前三次科技革命的主导技术分别以蒸汽动力技术、电力技术、电子技术出现,而这次科技革命起主导技术作用的是由信息技术、现代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新加工(制造)技术、空间开发技术、海洋开发技术等组成的一种高技术群落。不同科学技术门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构成技术群落的主导技术的科学理论体系都以研究与揭示物质系统的构成要素、结构、功能、信息、环境相互联系与相互制约关系等为核心,不同的主导技术之间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已初步形成一定结构体系。现代科技正处在一个各大部类和各个分支部类之间大交叉、大融通、大综合的大发展阶段,边缘科学和横向科学的大量涌现,重大科技课题研究需要全国甚至多国的大队伍、大设备进行大交流、大协作。科学技术化与技术科学化融为一体。在这次科技革命中,科学的发展大量依赖于新技术的采用,而新技术的发明需要多学科的理论发展与支持,并且往往导致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或横向学科的诞生,使主导技术群落的有关领域都呈现出科学技术化、技科学化、科学与技术密不可分的一体化特点。科技经济一体化。科技经济一体化指是科技与经济的内在结合及渗透,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科技命的兴起,科技的社会建制及其活动有了新的发展,那就是科技工业园区、高科技产业开发区、科技工业城、高科技产业带等等的出现与蓬勃发展。发展加速化。加速化发展是现代科技革命的重要趋势和特点。其表现是:知识数量急剧增长,出现了知识爆炸、信息爆炸的局面;随着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周期越来越短;知识流程时间缩短。6)人文价值取向复杂化。现代科技革命涉及到一大堆对人类生存环境、生活质量和方式产生广泛而深刻影响的重大课题。科技成果是致祸还是造福,并不由科技本身决定,而是由社会的人决定,由人文因素决定。 2社会转型

关于转型的研究,目前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转型包括从经济基础到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整个社会的深刻变化,是一种社会转型 第二类转型是社会结构转型,主要是调整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子系统的关系。第三类转型是社会中局部关系如消费结构、城乡关系等的调整。社会转型的根本标志是经济基础转型,从农业、畜牧业到工业,以及从工业到后工。社会转型包含后两种转型。社会转型都需要发生社会结构转型,后者为前者铺平道路和提供动力。在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当然会发生一系列各种各样的局部转型,或者说,社会结构


转型就是由几乎无数个局部而又彼此相关的转型所组成。社会结构转型既服务于社会转型,社会转型创造条件,其本身又可分解为大大小小和形形式式的局部转型。

毋庸置疑,当代中国正处于转型之中,而且同时包括上述三种类型。从1840年鸦片战争起,中国就被强行推入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之中,至今已有160余年。在这一个半世纪多艰难曲折的征程中,中国已经经历了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次成功的社会结构转型,期间还有多次失败,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仍未从根本上为社会转型铺平道路。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是1840年来中国社会转型道路上的第三次社会结构转型。 3科技革命与中国社会转型

近代科技革命对中国社会转型的影响虽然是间接的,但却是深远的。第一次科技革命中,那些率先确立近代工业文明的西方国家凭借先进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关闭的大门,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迫使中国封建因素逐步走向解体,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因素的产生,启动了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他们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修筑铁路、开采矿山、设立租界,在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大机器生产的新型生产方式、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技术、文明的生活方式等,开拓了国人的视野,客观地诱导和启发了中国近代生产方式的产生和进一步发展。

第一次科技革命使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西方列强开始疯狂地在亚非美洲开辟原料场地和商品销售市场,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的。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政治结构、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方式以及意识形态等都发生了急剧变化,封建的传统因素逐步消解,现代的资本主义因素逐步生成,中国在半殖民地化的同时也以特有的方式开始了近代化进程。五口通商、协定关税、沿海自由贸易等条款的签定促进了中外经济贸易的往来,尽管这种经济贸易关系是不平等的,却推动了中国近代市场在沿海形成并向内地不断扩展,那时在通商口岸和交通发达的城市如上海出现了专营洋货的商业公司甚至是股份公司,标志着资本主义商业在中国的兴起。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在引进西方技术、设备的基础上建造了近代意义上的工厂,虽然这些工厂还带有浓厚的封建性,但引进的先进生产力对中国传统手工生产的影响是具有震撼性的,洋务运动在事实上开启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先河。19世纪70年代,在外资企业和洋务运动的刺激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

第二次科技革命后过渡到垄断阶段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中日甲午战争以后获得了在华投资设厂的合法权利,他们把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生产方式、生产经验移植到工厂所在之地,促进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一时期,实业救国思潮的指导下,中国也掀起了一股兴办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热潮,且在技术装备水平上有了明显的提高。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推动中国近代工业化的主力军之一,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基本上奠定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基础,从而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近代经济的转型。

从以上分析可见, 近代科技革命影响着中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过渡的社会转型,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是一种冲击反应模式,正是在西方近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冲击,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一步一步向纵深发展,但始终没有完成向近代化的转变,而是徘徊在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之间。

现代科技革命发生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日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充分利用这次科技命的成果争相进行科技研究和开发,大力发展教育,抢占科技的制高点,利用高新科技强化军事和政治、发展经济,以提高综合国力。而当时的中国却处于战争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使中国没有发展科技革命的和平环境,失去了发展科学技术的大好时机。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迅速恢复经济和提高国际地位,中国政府对现代科学技术采取了引进吸收的态度,科技经济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人造卫星发射上天,与苏联结盟,实施了第一个和第二个五年计划,工业体系初步建成等。但由于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进行长期封锁和包围,再加上60年代中苏关系的破裂,使中国无法进行正常的对外交流;国内由于受倾等错误思想路线的影响,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造成科学技术发展迟缓,社会主义建设也因此而受到严重挫折。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引进世界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乘上了现代科技革命的末班车。此后,我国科学技术以更快的速度向前迈进。“863计划提出在七大领域追赶世界先进科技1995年我国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科教兴国作为我国发展的一项基本战略,对我国驶


入现代科技革命的快车道起到理论促导作用。

目前现代科技革命的影响已经全球化,中国正在抓住这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构建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加速我国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变的进程。从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程来看,这次社会结构转型将最终为中国社会转型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吴光宗.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当代社会「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

[2]刘祖云.社会转型与社会流动:从理论到现实的探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1998,(5).

[3]刘大椿,段伟文.转型驱动力: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变革[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2. [4]岳伟.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生活方式变革[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2006, (3). [5]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9edfe6db3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a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