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谚新探

2022-06-12 16:20: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农谚新探》,欢迎阅读!
农谚

农谚新探

作者:胡伟

来源:《农机市场》 2015年第10



农谚是谚语的一部分,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积淀,也是智慧的积累。

最近读了一本书,《农谚800 句》,由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组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从头到尾读了一遍,并有重点地复习了若干章节,感觉这里蕴含的知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若看懂弄清了这本书的全部内容,差不多是小半个农学家了。

读着读着也勾起了一些早年的回忆。对于谚语,我一直很感兴趣,小的时候就记住了不少,可以说是没齿难忘。我出生成长在雅安,雅安号称雨城,早年间我看到一本教科书说,雅安是中国大陆年降雨量最大的地方,一般年份降雨量在1800 毫米。因为雨城,所以记住了很多跟雨有关的谚语。比如,“雅无三日晴”,这算是对雨城雅安的一个概括,再有,“燕子蜻蜓低飞要下雨”、“水缸冒汗,大雨在眼前”、“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等等,都跟雨有关,虽然很多年过去了,但还是记忆犹新。再回到《农谚800 句》,书中大部分是历史传承下来的,但也有一些是新创意的,有了现代气息,也有了农机元素。

关于现代气息。“规模经营,流转先行”、“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土地确了权,农民吃下定心丸”、“科技兴农,信息致富”、“种田不交税,政府给实惠”、“合作医疗是个宝,有病就看不烦恼”。这些多半是关于管理、政策等方面的新谚语,以我的知识来判定它们肯定都是新谚语,充满现代气息。而有关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谚语,由于本人不是这方面的专家,难以区分哪些是历史传承的,哪些是新近形成的,不敢乱举例,弄不好会贻笑大方,丢人现眼。

关于农机元素。书本收集的谚语中直接表述的极少,但关联的还是有一些。涉及土地耕作的有:“地不冻,犁不停”、“冬耕要深,春耕要浅”、“光犁地不耙地,等于蒸馍跑了气”、“秋冬耕地好处多,除虫晒地蓄雨雪”,从字面看应该是传统生产套路的谚语,从字面就可以理解其含义。有一些可以引申来理解,比如,“好锄快镰,不多花钱”,与“磨刀不误砍柴工”有异曲同工之意,也可以理解为使用好的设备,虽然花钱多,但效果好,收益也高。至于“黑夜点明灯,飞蛾白丧生”,可直接解读为物理农业了。而“育秧插秧不下田,稻麦收割不动镰,农忙时节不回乡,一心一意去挣钱”,则完全是现代农机化发展的写照。机械化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促进了劳动力的转移,让农民增添了一份工资性收入,其实也可以简化为“农机当家,农民工农忙不用回家”,更直截了当,简明扼要。当然,在“种田不交税,政府给实惠”里面还包含了购机补贴、农机作业补贴的成分。

从全书来看,尽管直接表述农机、农机化的内容不多,但插图中却每每都是机械化作业的场面,从而表明现代农业机械化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也许是作者搜集不全,也许是我们没有注意去整理,现代农业中关于农机的很多俗语都可以整理成农谚,比如,“ 高挡小油门,省油小窍门”、“种子磁疗,发芽有保”、“土地深松,培育不倒翁”、“秸秆焚烧可惜了,粉碎还田是个宝”,等等,搞一个小活动,搜集一批农机方面的谚语,集成册,借助谚语朗朗上口、短小精悍、通俗易懂的特点,用于普及知识、推广技术、指导操作,大有裨益。

完成此项既有趣又有益的工作,你来还是我来?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9fb2095ab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b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