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子昂看初唐文学的特点

2022-07-21 10:14: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陈子昂看初唐文学的特点》,欢迎阅读!
陈子昂,初唐,特点,文学

从陈子昂看初唐文学的特点



初唐文学:作品以应制之作为主,文风承袭六朝,文体以骈文为重。骈文也称“骈体文”、“骈俪文”;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 初唐诗歌:从六朝绮靡诗风到盛唐之音的过渡。两种诗风并存和消长,但都蕴含或预示着某种新的倾向和趋势,都在为唐诗的成熟与繁荣做思想和艺术的准备。 初唐诗歌或者说初唐文学的兴起,有两股力量。一股起于社会,一股起于宫廷。宫廷力量,先有太宗时代的宫廷文人群,后有武则天时代的宫廷文人群。初唐时期,两股力量并存,时有起伏,总的来看,宫廷诗人的力量更大些。这大约也是一个文明时代兴起的时候,难于避免的情况。但无论如何,宫廷文学的价值总是低些,古今中外,莫不如此。宫廷诗人可以有优厚的生活条件,可以享受种种方便,可以产生很大影响,但无论如何,这些文学人士毕竟超不出“平庸”二字的束缚。

陈子昂的诗歌革新主张:陈子昂思想复杂,主导是儒家兼善天下思想。他的诗歌创作和理论主张影响了唐代。他的诗歌主张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兴”,兴发,“寄”,寄托。“兴寄”就是以比兴的手法寄托诗人的情思(主要是政治怀抱),就是既有感而作,又有所寄托。“风骨”就是要求诗歌的思想内容充实雅正,感情激烈昂扬。

2、提倡“风雅”“兴寄”和“汉魏风骨”,反对齐梁诗风,倡导“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诗歌美,成为唐代诗歌革新的基本纲领,为唐诗的健康发展确立了正确的方向

陈子昂是一位斗士,不但与权贵弊政斗争,终不妥协,而且在转变初唐文风诗风方面,起过重大作用,斗士形象尤其鲜明。他反对六朝文风,推崇建安风骨,曾作《修竹篇序》,为改变旧习,大声呼号。他写道: 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徵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采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 凛然正气,势不可犯。

浅看了网上与书中关于初唐文学的介绍。初唐的诗歌成就不是很高,甚至还不如晚唐。这主要是因为,这一时期,社会处于和平和顺利的发展时期,缺乏重大的社会事件来唤起诗人的社会责任。同时,这一时期的诗人主要是宫廷文人,他们又自然而然的继承了六朝时期,特别是齐梁时期的诗歌艺术传统,诗歌主要是用来歌功颂德的。这就不可能出现伟大的作品。

陈子昂是这一时期唯一的大诗人,他以复古味革新的诗歌主张和创作实践,对积重难返的初唐诗坛来说有振聋发聩的作用。陈子昂的文学主张和创作实践,一直影响到李白、杜甫,影响到元稹、白居易,影响到韩愈、柳宗元,以至影响到宋代词人。可谓影响深远。命虽不永,功在后人。

日语学院122 学号:2012220262

姓名:王超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9fbff94f90f76c661371a9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