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的冬

2022-12-28 13:36: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北平的冬》,欢迎阅读!
北平





作者简介

吴淑珍,笔名房星,微信公众号名为房星不是星。热爱文学和电影,音乐发烧友,平时喜欢写写随笔,最爱苏格拉底的一句话:不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快九月了,秋季也快来了,这几天突然很想念天,每每想起,心底总是泛起莫名的波澜,有什么办法呢?心里实在是想念他。

北京,请允许我称呼他为北平,即使他早已过了保守的年代。有什么办法呢?心里实在是想念他。

是的,有什么办法呢?

今天逛了会楼下的书店,本想着找一找桦给我推荐的《倒数第二梦》,却又恰好碰到老舍的书,它就静静地躺在架子上,我看着它安静的样子,忍不住拿起来回忆一番。曾记老舍说:秋天一定要住北平的,天堂是什么样子,我不晓得,但是从我的生活经验去判断,北平之秋便是天堂。于是他写了《住的梦》,写了《想北平》,他说“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一块大地方。 他说北平之秋时有点令人心痛。 一闭眼,我想起北京的秋季,街道铺满了金黄的叶子,一摞一摞地铺满了旁边的人行道,树枝由青绿色变得泛黄,最后变成闪闪的金黄色,像诱人的铜币和金条,让人心生惊喜。有时候漫步在金黄的道路上,绕着红酸枣的老城墙,摸着水银色的浮雕,心甘情愿一辈子做城墙外的凡夫俗子。 但我更想念。

北京的冬天,不冷不热。哈市的冬季太冷,踩着厚重的雪地靴仍觉得脚上是赤裸的,冰冻的糖葫芦嚼起来甜脆甜脆,中央大街的宏伟建筑让人置身异地,但是漫长的等待让人泛起丝丝乏味;广东的冬季来得太迟,一年四季不变的景色让人忘了冬季的冷寂,年味浓的时候它才姗姗来到,潮湿的冷气却也能让人瑟瑟发抖,但是对白雪降临的向往好像成了挠人的小精灵。

而在北京,只需要披一件厚度刚好的羽绒,哪管你里面是穿着短袖还是衬衫,就足以保暖。不管你是一时兴起跑到滑雪场去溜冰,还是随本书跑到颐和园去读一首老诗,都不会变得犹豫不决,简直轻快明了。下班的时候,国贸大街的高楼开始灯火通明,往返这里的人坚信只要有了根,它们就不再是冷冷的钢筋水泥;傍晚晚些时候,南锣鼓巷子尽头的mAolivehouse开始响起嘈杂的北漂乐队们的呐喊声,屋子外冰冷的铁皮丝毫阻挡不了屋内热血的绽放,青春的呐喊变成最纯粹的时光;深夜的时候,三里屯和后海大街上的年轻男女还是络绎不绝,寒风吹不散他们浮华躁动的心,遮不住他们皮细肉嫩的大腿和肚脐,摄像师的快门一直在眨巴着眼,试图捕捉到最浮夸动人的潮流气息。绚烂在这个城市的一角奔放,严寒变成对抗呐喊的异体,无论是扭曲还是异化,都已然成为这个城市的符号。 冬季行客罕至,孔庙大成门外的石鼓临摹出古老的历史,庄严大院门前的貔貅瑞兽凶猛威武,皇家屋脊上的仙人走兽默默凝视皇城下的来来往往,神龙不见尾的乌鸦叫声寂寥,处张望着灰蒙蒙的天空,也许是光秃秃的树枝太单薄,它们的叫声叫人发寒。 当所有的一切变成一幅画展现在眼前的时候,我都忘了自己曾经吐槽过它的不好、埋怨过它的无情。就像母校一样的,这是一个骂了千百遍却容不得别人说半句坏话的地方,它正统文化的端庄早已把你震慑,他的美好沧桑早已融在心底。

它喜欢时不时给你带来惊喜,好像在时不时提醒你:呐!生活没有那么糟糕! 曾记起第一场大雪降落的时候,睡眼朦胧的我们急速飞奔到宿舍楼下,祈祷着大雪大点


下来,慢点下完吧。有的人赤裸着双手接住一朵朵雪花,一点也不怕手掌会被冻得通红;有的人生怕雪花融化,就让自己光滑的羽绒服接住,好让这些小精灵们多停留那么几秒。不论是司空见惯的北方小妞,还是胡乱蹦跶的南方妹子,都一样对这皑皑大雪爱惜不已。

塑方的雪总是有一种神奇的魅力,像鲁迅笔下孤独的斗士,它悄悄覆盖掉所有的污秽,所到之处都生出白花,一瞬间,一个崭新的、白雪皑皑的世界就出现在你的眼前。灰溜溜的屋檐上攒着团雪,黑黑的树枝尖上顶着一鬓儿白发,好不肃穆!这个时候脑袋里哪里还能揣着其他事,凝视着这些雨的精魂,只想也伴着阳光的眩晕升腾到天宇中盘旋,与它们共舞。 秋波欲来,心起涟漪,闲来无事,写此一文。原以为毕业遥遥无期,现已过去两月有余,愿还留在北方的友人无风无雨长相安,回到故乡的故人缘来相聚酒一盏。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a070243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3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