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绝句最美古诗文 小池

2022-07-16 14:43: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千古绝句最美古诗文 小池》,欢迎阅读!
小池,古诗文,绝句,千古,最美



千古绝句最美古诗文 小池

教案示例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写的美丽景色,增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4.默写课文。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会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美丽的大自然的录像片断,并配上优美的音乐

同学们,看看这大自然吧,万物总是那么和谐的相处,使大自然如此的美丽。从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诗人用他们的笔来赞美过大自然的万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小池》 板书:2小池) 2.介绍作者:这首诗是宋朝的杨万里写的。 二、指导看图,初读课文

1.出示图片,说说看到了什么?(小池塘、泉眼、树阴、几片生机盎然的荷叶、几只小小的错蜒) 板书:泉眼、细流、树阴、小荷、蜻蜓)

2诗人是怎么描写这么美的小池的呢?大家自己去读读诗吧。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朋友帮帮忙。 3.学生自由读诗。

4.检查自读情况。出示生字:惜、洗、柔。并指名读全诗,老师正音。 5.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体会诗意 1.指导一、二句。 1)指名读诗的一二句。

2)看课件。老师配乐说: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忽明忽暗,清晰可见。 3)这么宁静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呢?(声音要轻柔、甜美、速度稍慢)

1






4)学生自由练读。 5)指名读。 6)男女比赛读。 2.指导朗读三、四句。

1)看课件。老师配乐说: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就立在它上头了。

2)哪位同学知道,这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池塘?为什么?(初夏。夏季才有荷叶和蜻蜓,而荷叶才刚刚露出尖尖角,说明这是刚到夏天的时候) 3)多么细小而有趣的大自然的片断,竟然被细心的诗人观察到了。如果你是诗人杨万里,此时你会怎样来吟诵“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呢?

4)指名反复读。读出欣喜的语气。 5)全班朗读。

3、有感情的朗读整首古诗。 四、老师范读,想像诗境

1老师配乐范读,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像一幅小池图。

2指名说想像到了些什么。(学生自由发挥,可以和诗中的一样,也可以联想更多的东西)

五、背诵古诗,总结全诗 1.全班比赛背。

2.你喜欢这首古诗吗?为什么?( 板书:宁静、美丽)

3.小池只是大自然中的一个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还有更多美丽的景色呢。这些美景正等待着小朋友去发现,去观赏,去赞美。当然,大自然更期待你们去爱护万物,保护环境。这样,美景才会越来越美,越来越多。 六、指导生字 1给生字组词。

2指导写字。注意:“惜”字和“借”字的区别。“照”字是上下结构。上面的“日”和“召”一样长。 七、布置作业



2




1默写古诗。

2画画你心中小池的样子。 八、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的七言绝句《小池》,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初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由衷的热爱。 教学中以美丽的自然景色录像直观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过程配以直观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诗句。 教学媒体运用恰当、适度,为突破重、难点服务。媒体,作为语文课堂 学信息传播的中介,其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它虽然只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如果在 教学中作恰当、适度的运用,可以极大提高课堂 教学的效率的,这一点在本 教案中体现得较为明显。本 教案将录像、图片都用上了,既为实现 教学目标服务,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通过媒体运作,变抽象为形象,从而达到突破重难点的目的。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a25bc5530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3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