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 《宋代理学》优秀教案

2022-12-07 13:05: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22年 《宋代理学》优秀教案》,欢迎阅读!
优秀教案,理学,宋代,2022

049参考答案

1-5 DDBCB 6-10 BCDCB 11-12 DA 1315分〕

1〕背景:商品经济开展;宋代“不抑兼并〞,允许产权自由流动;赋税制度的 变革;政府灵活调整户籍 6分〕 2〕促进了市民阶层的形成,城市经济的繁荣;客观上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束缚;推动了 古代税制改革和社会公正。9分〕

050 宋代理学

1.梁启超在?二千五百年儒学概略?中指出:儒家在北朝时专讲注疏,中唐以后,要把春秋三 传,束之高阁……儒家在北朝时,专讲训诂名物,中唐以后主讲明心见性……〞梁启超之意是 A.心学实际上孕育于中晚唐 B 的兴盛影响了儒学的开展 C.北朝至唐,儒学失去正统思想的地位 D.唐朝时形成三教合归儒〞的现象 2.二程认为,人性有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区别,前者是天理在人性中的表达,未受任何损 害和扭曲,因而是至善无疵的;后者那么气化而生的,不可防止地受到气〞的侵蚀,产生弊端, 因而具有恶的因素。这反映了二程继承并开展了

A.孟子的性善论 B.孔子礼的思想 C.荀子的性恶论 D 的天命观 3理学最为推崇的?大学?出自?礼记?,它指出: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 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反映出来宋明理学

A.以修身为本 B.以格物为本 C.以平天下为本 D.以礼记为本

4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 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A.修生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D.标准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

5.温家宝总理在20213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会的记者会上,引用林那么徐名言 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说明自己的信念。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认为仁者必 然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磊落,仁民爱物。其仁者境界与佛老境界的最大不同在于 A.强调获得精神方面的自足 B.宣扬追求来世的幸福 C.强调拥有强烈社会责任感 D.宣扬追求自由的生活

6.斯塔夫里阿诺斯评价朱熹的思想时说:理学〔新儒学〕……为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 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性理由。虽然这一理由从根本上有助于独特而历史久远的 文明的延 续,但其代价却是形成了压制外界所有的独创性和新观念、显得荒唐可笑的循规守旧。〞斯塔 夫里阿诺斯的意思是

A理学阻止了 独特文明的延续 B理学阻碍了儒家思想的开展 C理学成为僵化社会的理论根底 D理学缺乏创新性的新观念

7南宋思想家朱熹把?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四部典籍也列为儒家经典,与汉代五经并称为四书五经〞,

11 12 3 4 5 6 7 8 9 10 1 2


这说明

A.四书的地位逐渐高于五经 B.南宋理学体系趋于哲学 C.儒家的理论内涵日渐丰富 D.朱熹欲构建新的儒家道统

8.北宋程颐认为,秦失政于暴,西汉宽德崇经〞,东汉尚名节〞,却不知道表现名节〞的礼,魏晋尚浮虚而亡礼法〞,唐伦理不正〞,宋那么大纲甚正〞。程颐意在

A.借古讽今 B.取法汉唐 C.重建纲常 D.贬抑佛道

9.宋明理学家,提出了一系列非常有逻辑层次的哲奉范畴和理论结构。无论是理学哲学各种各样的本体论,还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其出发点和核心

A.强化儒家伦理道德 B.探究宇宙万物本原 C.吸收佛道思想精髄 D.实现儒学的哲学

10.清初有人指出:夏商周以后,逐渐变成了一个功利世界,所有的礼乐刑政、制度、理财用人之道,都是用私

心造就的,因此程、朱向君王提出责难,要他们首先正心诚意,并不是不切合实际。在此人看来,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A.有利于约束统治者的行为 B.压制了人正常的物质需求 C.否认了社会的开展和进步 D.强调了君主专制的合理性

11.朱熹从鹅湖参加学术辩论凯旋时,途经武夷山分水关,赋诗一首?题分水关?地势无南北,水流有西东。

欲识分时异,应知合处同。〞意思指朱、陆二人在理学上各有地势〞,并且呈西东〞鼎立。流有万千,其源为一,根底都是儒学,都沿袭着孔孟的认识论和封建伦理道德观,所以说合处同〞,也就是说他们相同的主张是

A.格物致知 B.心外无物,心即是理 C.纲常伦纪,即为天理 D.内心反省,以致良知 12明得此理,即是主宰,真能为主,那么外物不能移,邪说不能惑。〞陆九渊还说:收拾精神,自作主宰,

万物皆备于我,有何欠阙!〞 陆九渊在此实际强调的主旨是

A.进学那么在致知穷理格物 B.充分发挥道德主体的能动性 C.天理是人性的最高境界 D.吸收佛道思想加强内心修养 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

材料一 宋代,理学家们通过对所控制的科举制度进行改革,将科举考试的内容逐漸收缩到儒家学说的核心上来。与之相配合,注重蒙学教育的教材和读物的编写,通过儿童时期特有的认知特点,将儒家价值观念传播提前至儿童时期。更难得的是,宋代注重族规家训的编纂,士大夫为了使家庭、家族得到长久地延续,运用儒家三纲五常标准族人、家人的社会和家庭生活习慣,将儒学的原那么和制度渗透到民众的生活中,促进了儒学的世俗化和社会化 ——摘编自?浅析宋代儒学社会化的新途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儒学社会化的表现和影响。8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a45050e70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c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