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道德案例分析

2022-04-20 04:20: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学术道德案例分析》,欢迎阅读!
案例分析,道德,学术

20112 11 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中播出的一条新闻,科技部撤销西交大造假教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震动了全国。该报道称科技部在通告中称经调查核实0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奖项目 《涡旋压缩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究》的推荐材料中存在严重抄袭和经济效益数据不实等问题根据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决定撤销此项目所获得奖项,收回奖励证书追回奖金。

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确认这是我国第一例因学术造假而被撤销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

事件的主人公,西安交大能动学院原教授、博士生导师李连生,为该科技进步奖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早在2007年底,西安交大6名老教授就李连生获奖项目中存在造假、侵占他人学术成果进行拼凑和包装等严重学术不端问题,联名进行实名举报。但校方均未给予积极的调查,以至于酿成大祸。

细读这条学术造假新闻 让我们骇然的不仅仅是教授的学术造假而是我国某个甚至某些重点大学对学术造假的默认纵容和包庇以及潜藏在教授学术造假背后的利益链。

让我们回忆一下当时的报到,曾有这么一段是对一位曾实名举报的老教授的采访:当报出李连生获奖的消息后,让从事压缩机技术研究的退休老教授杨绍侃感到很惊讶,他说李连生就没有搞过往复压缩机的研究,他怎么会得到这么一个高水平的奖励呢?

事实上,李连生的学术造假是一个非常容易确认的造假 可就是一个如此拙劣低级的学术造假却能一路绿灯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呢?

经调查,发现李连生的报奖材料中存在严重窃取他人成果的行为。李连生把上海压缩机厂1965年的大型机身整体铸造技术说成是自己开发的 把沈阳鼓风有限公司 1998年和2001年已经获奖的两种产品都说成是采用他的技术研发的。

可是,让我们不解的是 获奖的技术成果 都必须经由国家科委所属的部门组织专家进行鉴定并取得科技成果鉴定证书然后才能逐级审查通过。那么鉴定程序又是怎样的呢?

经调查发现:现在的鉴定会开得很简单基本上是走过场。

那学校又为什么容忍这样嚣张的学术造假现象的存在呢?几位打假的老教授们曾向校方反应这件事,但校方的意思是:学校地处西北学校科技排名靠前来之不易,为了学校以后分发展,希望大家慎重对待这件事。

原来,在学术造假的利益链上有学校这一环。所以才会出现这种荒唐的事件。对于这件事让我们反思的不仅仅是西安交大的官本位科研体系;僵化的考核体制;造假成本极低,更重要的是科研人员学术道德丧失!

科研人员为了满足个人利益的需求 ,以“ 巧取豪夺 的方式把他人的文章、 思想 观点置于自己名下以满足自己的私利性 , 再加之政策、 管理方面的漏洞 , 从而助长了某些科研人员无视学术道德规范 , 道德水平不断滑坡以致形成当今的现象。这种学术造假现象一旦不能有效控制 , 学术界内部 , 一方面将会败坏学术风气 , 打击认真求实研究的科研人员的研究热情 , 相反的可能刺激许多人模仿此模式以求不劳而获 ,很多研究必然会徒有虚名 ; 另一方面将会导致一个国家学术发展的停滞 ,甚至倒退。而当今世界 ,国际间的竞争在于综合国力的竞争 ,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很大程度在于科技的竞争 , 科技的竞争的关键在于科技创新 ,扼杀了科技创新的假学术又如何承担提升综合国力的重任 ?所以我们要从自己做起,共同努力,还科学一片纯净的天空。 后记:李连生己被西安交通大学解聘除名,清洗出西安交通大学的教师队伍。

西安交大的有关领导也受到了处分。如能知耻而后勇 深刻反省 亡羊补牢我们相信这所西北地区的部属重点高校能重新崛起成为重新隆起的一座知识和学术研究的名山大川。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a54510abe1e650e52ea99a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