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青少年厌学行为及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探究

2023-01-17 10:27: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文:青少年厌学行为及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探究》,欢迎阅读!
厌学,社会工作,探究,介入,青少年

论文:青少年厌学行为及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探究 目录

摘要 1 正文 2 一、厌学情绪及行为的现状与界定 3 二、厌学情绪及行为的表现 3 三、厌学情绪及行为产生的原因 3 四、治疗模式 4 五、小结 6

参考文献 6

摘要:青少年厌学情绪及行为一直是困扰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一个难题。虽然各位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出青少年厌学的各种原因,但是对于该问题的矫治尚未有有效的方法。本文从青少年社会工作的角度初步探究了以个案、小组、社区三种介入模式,以期解决该问题。 关键词:青少年 厌学 学校社会工作 介入

一、厌学情绪及行为的现状与界定

2001年浙江省宁波市防疫站曾经做过一个调查,他们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镇海区的1204中学生进行了厌学心理及原因的调查。结果发现不喜欢上学读书的中学生占到了53.49%中高中女生尤为严重占到64.86%。高中生的厌学比率为60.1

上青春期具有的叛逆心理,厌学情绪及行为的产生也就见怪不怪了。另外一种就是家长对青少年学业的放纵,父母不重视孩子学业的态度同样会传染给青少年,使其产生对学习错误的认识,进而导致厌学行为。

家庭结构出现问题也是导致青少年厌学的一个原因。家庭内部动荡不安,矛盾尖锐,父母经常性的争吵,兄弟姐妹之间经常发生冲突甚至家庭结构的支离破碎如父母离异,家破人亡都会给青少年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使其很难集中精力在学习上,进而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引起家长与老师的质询,对自身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厌学情绪和行为的产生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其次,是学校原因。整个青少年时期个人在学校度过的事件应该多于任何场合,所以学校的各个方面对于学生的不良影响青少年产生厌学情绪和行为的重要原因。我们把学校的因素费为两个大的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学校本身的原因,第二个是来自老师的原因。学校本身的原因:一,学校的校风方面。如果一个学校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反而是各种打架逃学等现象丛生,使得学生很难对这所学校形成认同感与归属感,而且这样的风气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学生产生整体性厌学情绪;二,学校的硬件设施方面的不健全,学校办学条件差,甚至不具备最起码的办学条件,八九十人乃至上百人一间的教室,几十人合住的宿舍没有操场更没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这样的学校很难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环境下接受老师的传道与解惑,更难以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三,学校的教学观念,某些学校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为了提高升学率采取提上题海战术,使得青少年背负沉重的课业负担,举个例子在2001年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以问卷调查法调查了1204名初高中在校生,其中85.38%的学生每天至少学要三个小时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46.26%的学生认为老师布置的作业难以承受。而且各种大大小小的考试所产生的压力使得55.40%的学生具有考试焦虑。在这样的重压下逃避是最好的方式,厌学使这种逃避最突出的表现。


另外来自老师的原因,老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学生厌学老师难辞其咎。但是,有的老师业务水平实在让人不敢恭维,照本宣科,及其刻板的讲授以及得过且过,不负责任的态度,学生对这样的老师有意见不足为奇,连带对他所上的课程有意见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还有的老师对自己的语言和行为极其不负责任,轻则出言中伤,重则体罚。青少年的自尊在这一时期正在慢慢的形成,侮辱的言语和所受到的体罚均会对其心里产生不可磨灭的负面影响。再有就是某些老师以学生成绩的好坏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永远是这些老师心中的“宠儿”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则被永远打进“冷宫”,难有翻身之日,这也是成绩较差的同学厌学问题高发的原因之一。

再次,就是来自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诱惑太多了。各种娱乐场所鳞次栉比,敞开大门,笑迎八方青少年光临,甚至某些娱乐场所的主要客源就是附近学校的青少年。网吧,ktv使得青少年每每流连忘返哪还有什么心思放在学业上。在这些娱乐场所中是各种暴力,色情甚至毒品等亚文化毒瘤滋生的地方,青少年辨别是非的能力有限而且追求新鲜刺激,极易深陷其中难以自拔。另外青少年也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如读书无用论,人情关系论等,再加上近几年尽人皆知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似乎也验证了上诉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也坚定了青少年厌学的信念。 最后一个原因,也是根本原因——个人原因。根据马克思主义因果论的原理外因是间接原因,内因才是根本原因。青少年厌学第一个原因是对学习存在认识偏差这主要有两点第一点是受到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前面已经论述过不再赘言;第二点事情少年对学习作用的认识太少,不能将学习活动与自己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不能将自生的学习成就与国家未来发展相连,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强大学习动机的产生,在如此前提下一旦学生在学习中受到了挫折就会触发厌学情绪。第二,缺乏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的缺失是丧失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学习兴趣缺失的却是直接导致了厌学情绪和厌学行为。在学习过程中青少年可能会对某一学科比较感兴趣,这是激发其对该学科投入更多时间与精力的原因。而中学里的学科设置的不合理再加上文理分科的影响使得青少年被迫选择与其兴趣不符的学科,没有了兴趣也就很难再喜欢学习了。第三,青少年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明确的目标就缺乏学习的动力,在这样的情景下青少年多认为学习是在浪费时间。第四,缺乏学习的自信。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一旦遭遇到挫折,就会导致情绪低落,如果这种低落的情绪得不到及时的排解就会影响到其下一步的学习,进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导致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第五,青少年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是是学习成绩好坏的一个决定性因素,而学习成绩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学生成就动机以及对所在学校的归属感和在校的精神状态等方面。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在小学就已经养成,并在不同的学段作出适当的调整。如果在小学阶段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没有正确的学习策略,那么学生就很有可能在学习成绩上表现一般,此时家庭和学校又会在不适当的时候给予青少年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会损害青少年的自尊心,也是的青少年很难形成正确的自我定位。此外如果学习习惯与策略一成不变也会导致上述现象使得青少年产生厌学情绪与行为。第六,青少年本身具有生理,心理方面的疾病。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疾病使得青少年学习力不从心,很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 四、治疗模式

在了解了青少年厌学的表现和厌学行为产生的原因之后,我们来探究一下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这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我们探究的根本目的。对于厌学情绪和行为,不同的学科有着不同的治疗方式诸如教育学、心理学都对该问题有深入的研究但是各个学科只是侧重于该学科的一个方面进行探究,学校社会工作则与之不同,其整合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诸多学科的相关知识以专业的视角和方法帮助青少年解决厌学问题。在我国大陆地区整个社会工作才刚刚起步,学校社会工作只停留在政策理论层面。而在港澳台地区,欧美发达国家中学校社工早已形成了成熟的体系。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学校社会工作者利用专业的方法帮助在校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a56ae85f01dc281e43af06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