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背景下对医学科普的思考

2022-05-16 22:54: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新冠疫情背景下对医学科普的思考》,欢迎阅读!
医学科普,疫情,背景,思考

新冠疫情背景下对医学科普的思考

摘要:近年来,医学科普作为一种重要的医学信息传播形式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特别是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网络上又掀起了一番医学科普的热潮。那么医学普是什么,有什么重要作用,如何辨别真伪性等问题值得我们耐心思考。 关键词:新冠疫情;医学科普;疫情防控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爆发并迅速传播到全国各个省市,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一时间,有关新冠肺炎的医学普风驰电掣般铺天盖地。与此同时,一些有关问题也随之产生,例如:究竟什么医学科普,医学科普的作用有多大,应如何辨别科普的真伪性等。本文将针对疫情下的医学科普对个人观点进行简单阐述。 何为医学科普

医学科普是以医学为内容,以普及为目的,以通俗化为手段进行的创作实践活动[1]。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科普成为了引导公众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健康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尤其是面对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问题,医学科普更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医学科普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科普类型,科学性、针对性、可读性和实用性是关键[2]医学科普基于严谨的医学领域,内容准确无误是对其最基本的要求。面对不同群体,科普内容应具有针对受众的突出重点,此外,语言表达的通俗简洁、诙谐幽默也是医学科普亮点之一。医学普不同于纯医学理论或医学前沿,它更贴近生活,为我们日常所用。 医学科普在此次疫情中的作用

在这次疫情中,医学科普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主流强势,快速把握。新冠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大考验,广大群众六神无主惶恐不安。及时地进行医学科普有利于减小群众心理负担,坚定信心,为群众吃一颗定心丸。第二,聚焦重点,答疑解惑。在疫情中,医学科普大多聚焦群众们最关心的问题,不回避不含糊,把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进行系统的说明,提高了群众的防范意识,强化了预防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辅助疫情防控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定时发布,随时更新[3]。由于新冠肺炎的特殊性,很多相关研究都伴随着疫情防控一同进行。每日更新相关数据,定期公开最新诊疗方案和预防策略等,使得群众接收到的科普信息准确全面。 明辨医学科普真伪性

由于当今社会信息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人们接触咨讯渠道众多,相对容易造成科普被过度解读,曲解本意,难辨真假

基于新冠疫情的突发性严重性并不同于平常的普通事件[4],一方面,很多组织会更加关注,同时发布超于平常数量的医学科普视频,文章等,其本意是让群众更加了解新冠疫情动态。但由于新冠疫情涉及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问题,人们容易失去理智,盲目跟风,造成医学科普被过度理解或以偏概全。另一方面,一些博主,网络推手等网络营销人员为了博取大众眼球,获得点击率和关注度,常常摘取医学科普中的某一点,以此为噱头,胡乱编纂,迷惑大众。

因此,正确辨别医学科普真伪,于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显得十分关键。 医学科普的几点建议

开展通俗易懂、实践性强的医学科普,提高群众的健康素养,这在此次疫情中的作用可圈可点。为此我们应该这样做:1、将科普教育融于医学人才培养中。


医学科普需要专业人才去完成,学校应将医学教育与科普教育相融合[5],培养有能力的学生从事医学科普教育。要把握好此次疫情的契机,改革培养方案,设立专门的科普课程,开展科普讲座,帮助学生提高科普能力。2医学科普工作要反应迅速,体现时效性。医学科普要紧跟实时变化,科普人要有极高的事件敏感度,这样才能及时向公众传播正确的、官方的知识,第一时间遏制以谣传谣,安抚民心。3、科普方式要不断创新,新颖有趣。医学科普的千篇一律难免乏味枯燥,无法获得应有的效果,因此医学科普的方式创新值得我们推敲琢磨。让群众获得知识的同时保持对科普的新鲜感,一举多得。 结语

医学科普对医学建设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严峻的疫情形势下,它与疫情防控工作相辅相成,是医疗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要让医学科普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帮助群众更好的预防疾病,减少不必要的恐慌。科普宣传要讲究方式方法,注重提高健康知识传播的科学性、趣味性、时效性[6]。做到一听就懂,一用就灵。提高群众识别真伪医学科学的能力,不断加强对群众健康素养的培养。医学科普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共同努力,为我国医学科普事业更上一层楼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郝建军, 吴彦. 浅谈医学科普[A]. 中国科普研究所(China Research Institute for Science Popularization).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10科普理论国际论坛暨第十七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科普研究所(China Research Institute for Science Popularization):中国科普研究所,2010:5.

[2] 付玉晶. 浅谈医学科普期刊的三性”——科学性、可读性、实用性[J]. 新闻世界, 2013(12):78-80.

[3] 徐殿龙. 科普宣传对整体的舆论宣传起到补充作用——兼谈疫情中的舆情表现及建议[J]. 国际人才交流, 2020(04):16-17.

[4] 周茂君;杜永欣.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谣言传播及协同治理机制——基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谣言信息的研究[J].传媒观察,2020,No.441,17-25.

[5] 高剑坤, 王谷, 吴静蓉, 左宇, 张静.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医学院校开展医学科普的思考[J].医学争鸣,2020,11(02):19-22.

[6] 林瑜. 谈做好医学科普宣传工作的关键[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4,20(04):90-91.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a64959ece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2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