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教材的特点

2022-07-20 10:00: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部编版语文教材的特点》,欢迎阅读!
语文,特点,教材

部编版教材的特点

一、“部编版”教材由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接编写。 以前的教材版本比较复杂,出版社,教育厅,地方教育部门都有各自的版本。这样带来的结果是什么呢?

首先当然是百花齐放,各有特色。其次出现良莠不齐。再次就是产生灰色交易。这种情况下直接受害者是学生。语文书不再精雕细琢,逐渐成了快餐品,语文书都没有语文味,教师上课却一直追求语文味,真难。

部编版语文教材,根据国家教育和新课程改革需求由教育部直接编写,减少中间环节。从流程上控制质量的一体性。

我国学生语文素养的下降和语文书质量下降有绝对关系。语文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语文除了教会学生念书写字以外,还承担着传递民族文化的使命。地方版课文的选择“仁者见仁”“部编版”的出台至少有了示范作用。

二、“部编版”教材课文数量减少15%40%的课文被替换。 古诗文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比重增加强,强调阅读。

文字是文化的传承,语文的学习深层次是学生对文化的学习。去将语文定位于识字写作,而后语文差点沦为思品、政治,语文的说教大于语文的美感。

而今将语文重新定位,可以说是认知上的一大进步。语文作为工具的双重性体现在一方面要学生学会文字运用,一方面又要加强其思想政治功能。坦率说,让学生爱上学习和阅读,思想工作就好做多了。

三、“部编版”教材的变化引发教学方式的变化。

新教材会引导两个显著的教学方式变化:1.落实课后阅读。2.


体教学。

教学板块的设定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落实名著导读,解决目前学生阅读量缺失的现状。拼音教学与识字教学同时进行,改变以前教学零散、不系统的状况。用整体教学的方式帮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是新教材对教学提出的课题。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a6ad732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6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