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绍兴方言在中国古典诗词朗诵中的作用

2022-08-02 14:19: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绍兴方言在中国古典诗词朗诵中的作用》,欢迎阅读!
绍兴,古典诗词,朗诵,方言,中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绍兴方言在中国古典诗词朗诵中的作用

作者:濮利峰

来源:《商情》2008年第32

【摘 要】各地方言是祖国文化的一部份,通过举例论述了绍兴方言在中国古典诗词朗诵中的作用,把它合理地运用到中国古典诗词教学过程中,能使学生领略到中国古典诗词艺术音律之美,深化学生对中国古典诗词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绍兴方言 诗词朗诵 古典诗词

根据1987年出版的《中国语言地图集》对中国语言的分区,绍兴方言属于吴语方言五个片中的太湖片方言(吴语的主要方言地区可分为太湖片、台州片、瓯江片、处衢片和婺州片五个片。方言区的北部,又称为北部吴语。太湖片地域范围最广,位于吴语方言区的北部,又称北语吴语。它的地域范围包括江苏南部、上海全市和浙江北部这些区域。现在的整个绍兴市属于整个太湖片方言区。)。吴语的底层是古百越语,古吴语可以追溯到秦代,南北朝时期成书的《世说新语》中就记载了吴语在那时就大致定型,到了宋朝吴语地域分布已经和现在差不多了。因此以绍兴方言为代表的吴语方言可谓是中国诸多方言中的活化石,它保留了古代的声调系统和许多中古时期的古音。充分挖掘绍兴方言这种优势,把它合理地运用到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在中国古典诗词讲授过程中用绍兴方言来吟诵,能使学生领略到中国古典诗词艺术的音律之美,从而深化学生对中国古典诗词的认识和理解。

我们知道中国古典诗词创作在魏晋南北朝以后,由于沈约四声说的提出发生了一个重大的转变。李延寿在《南史·陆厥传》传中记载约(沈约)等文皆用宫商,将平、上、去、入四声,一词制韵。在《宋书·谢灵运传论》中沈约说:夫五色相宣,八音协畅,由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言文。沈约提到宫与羽,低与昂,浮声和切响,轻与重的时候,都运用了相对的两个概念,简单地说是扬与抑,其实就是平仄。沈约提出四声,并区分平仄两类的四声二元化对后世的诗词创作影响深远。魏晋的永明体诗、唐诗、宋词的创作中,讲究平仄格律都建立在沈约的四声四声两元化理论基础之上。 但倘若在诗词讲授过程中,教师用普通话进行朗诵就不能很好地体味建立在平仄之上的诗词韵律之美。因为现在全国推广的普通话是在北方官话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它的音调系统是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在普通话音调系统中沈约四声中的入声是没有的。入声在北方官话的语音发展过程中,自元朝始就渐渐地消亡,入声字被分解到其他的声部中去了。现在把普通话的声调四声转化成诗词的平仄声时,一般都是把阴平、阳平归类为平声,而把上声、去声划到仄声。这种不根据历史语音发展规律的划分方法,难免会有削足适履的后果。许多原来古代的入声字错误地被划入到了平声,产生了平仄错位的现象。这种平仄错位在普通话声调转化成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aa57e2f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4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