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年人更容易被骗

2022-12-27 14:22: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为什么老年人更容易被骗》,欢迎阅读!
老年人,容易,为什么

为什么老年人更容易被骗

1、老年人更容易相信他人

随着人年龄的增长,对他人的信任感也会有所增加。这种信任感不仅表现在对家人和朋友身上,同时也表现在对邻居和陌生人身上,因为家人朋友接触比较多,而在较为疏远的人身上比如陌生人,这种信任感可能提升得更加明显。其中,对于一些不可信赖的人的姿态,即肢体语言,例如奸笑的表情、游移的目光或后倾的身体等,老年人不如年轻人敏感,在日常生活中这些可疑的人都可能被老年人视为可信任的人,这就等于是给了许多诈骗者一张天然的“好人面具”。

2、老年人对传统媒体的认同度低于年轻人

在老年人看来,报纸、广播、电视上说的,总不会骗人的。事实并非如此。当下,电视媒体养生节目泛滥,缺乏监管,有的甚至与保健品厂商勾结,使养生节目变成了推销养生产品的场所。例如,以鼓吹吃生茄子、喝绿豆汤可以包治百病的张悟本,曾经在某著名卫视坐堂主讲一档养生节目,更为离奇的是,因为他的绿豆养生理论引发绿豆市场价格上扬。 3、老年人缺少关怀

调查揭示,20.6%的受访者觉得老年人缺乏关爱,14.4%的受访者认为老年人遇事没人商量。现在的年轻人追求独立,结婚成家后大多与父母分开居住,平时很少回家,这种事实上的“空巢老人”越来越多。据从事老年人生活状态研究多年的社会学家披露,曾经接触过一位腿脚不好的独居老人,因为几天没人和他说话,老人故意弄坏了家里的抽水马桶,目的就是想和上门服务的马桶修理工聊聊天。 1、“专家”义诊免费讲座

不法商贩在住宅小区、早市或公园推销药品、保健品或医疗器械,通过免费体检途径,无中生有或有意夸大老年人身体的健康隐患,从而达到推销药品的目的。 2、卖保健品能够生财

只要购买我市一家企业生产的保健品,不仅可以获得包括境外旅游在内的种种丰厚赠,更诱人的是可以获得大量该集团公司的原始股。证监部门表示,类似行为涉嫌变相、非法发行原始股,但“买产品赠送原始股”的方式实际是在打擦边球,这给证监部门和工商部门对其进行查处都带来了难度。 3、轻信不实广告

近年来,保健食品、医疗、药品广告日益成为虚假广告的“重灾区”。老年人在通过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等媒体接触广告时,要提高辨别意识。 1、多回家探望下父母


在该如何规劝老年人走出乱买误区的问题上,建议:子女应尽量创造条件,推荐一些可靠的养生电视节目和他们一起看(或让他们看),让老年人接触科普相关知识,形成正确的健康观念;举一些乱买保健品被骗很多钱,或乱吃保健品后果很严重的事例;多关心老年人身体状况,定时带父母去做健康体检,以判断父母是否需要保健品;在其出现轻微病症时应及时就诊,避免病重后导致老年人病急乱投医的现象发生;更重要的是,平时多打几个电话给父母,多回家看望下父母;鼓励老人参加老年团体活动,多与同龄人交朋友,身心得到愉悦。 2、必须把钱存有银行

要说服老人把大部分的钱存在银行而不是放在家里,身边只留下一些零散的钱,并且最好是由子女去帮忙存储,密码也由子女设置。假使骗子已经成功骗到了老人的信任,但是由于手头没有那么多的钱,而且也没有银行存折的密码,想要取钱必须要打电话给子女,这样子女们就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发生了什么情况,并且阻止老人落入陷阱。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aaf32e566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7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