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会偷钱了该怎样教育

2022-07-21 17:26: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孩子学会偷钱了该怎样教育》,欢迎阅读!
学会,孩子,怎样,教育,钱了该

孩子偷钱怎么办?



零食吃喝、玩具支出„„,因为身边有了更多的消费方式,现在的孩子们对钱的欲望也越来越大,如果没有给孩子树立起正确的消费观念,一旦给的零花钱无法满足孩子的需求时,家长就极有可能要面临一个敏感的问题:孩子偷钱。

前段时间,乐乐妈妈就因为儿子偷钱的事情烦恼不已,乐乐今年11岁,在深圳某小学就读,在学校,乐乐是个品学兼优、性格温文尔雅、人见人夸的好孩子,可是到了五年级时,乐乐逐渐开始迷上了上网打游戏。刚开始,乐乐只是每个星期上1个小时的网,1个小时的免费游戏并且妈妈曾经告诉乐乐,玩网游戏是为了适当放松,如果花钱的话就没有意义,乐乐也很赞同妈妈的话,来,有一天乐乐考试成绩很好,就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上网的游戏卡,乐乐妈妈跟乐乐沟通过之后,乐乐答应以后不再在游戏上花钱,每个星期只玩1个小时的免费游戏,后来妈妈在整理自己钱包的时候突然发现少了50块,在妈妈的询问下,乐乐承认是自己拿的,妈妈为这件事批评了乐乐,乐乐保证不再犯,过了1个月,乐乐妈妈自己的钱包又少了100块,妈妈紧张不已的问乐乐,乐乐很不好意思的承认了是自己拿的,乐乐妈妈又生气又害怕,气的是自己没把钱放好,的是,现在乐乐已经开始偷钱了,长大可怎么办,盛怒之下的乐乐妈妈打了乐乐,但是妈妈还是很不安,她很害怕乐乐因为养成了偷窃的习惯,长大以后不务正业,或者抢银行怎么办,乐乐妈妈越想越怕,于是就找到了我。

跟乐乐妈妈聊的过程中,发现乐乐妈妈很焦虑也很不安,在她心中,乐乐一直是一个很懂事很有自己想法的男孩子,她从来没想到偷钱这么严重的事情会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其实很多家长都有像乐乐妈妈这样的困惑。

那孩子为什么会偷钱呢?要怎样避免这种行为呢?在这里,我想给乐乐妈妈,也给广大的家长们一些建议。

其实孩子偷钱根据动机和频繁程度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偶尔偷拿,大多数偷钱孩子都属于这种,因为年龄尚小的孩子一般不会存在偷盗习惯;二是经常性偷拿,这种情况主要是孩子在一段时期内由于特定原因从家中拿钱,应该引起家长注意;这个和与偷拿非亲友关系的钱的性质是不一样,这并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偷窃。只要孩子没有偷拿非亲友关系的人的钱,就不必担心孩子产生盗窃心理。三是偷钱上瘾,这种情况通常只发生在极少数孩子身上,家长们必须认真对待。 针对两种类型的孩子,家长可以参照自己的孩子采用以下不同的教育建议: 绝大多数孩子偷钱都是第一种情况,而且多数孩子都是顺手把父母放在明显位置的零钱拿走,在他们和父母心中,并不认为这算是家中偷钱行为,对此,家长也不能不闻不问,要让孩子明白拿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哪怕是一角一分,要跟家长说明情况,征得同意。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孩子是有意识从父母的钱包、书包或放钱处偷拿,但这种情况很少发生,面对这类孩子,家长要询问具体原因,教育孩子明辨是非,采取正确的方式向父母索要钱物。

第二种情况下的孩子极有可能是遇到了生活、学习方面的问题,可能是孩子主观上迷恋上网之类的活动,也有可能是客观上遇到了被迫出钱的情况,家长们应该平心静气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偷钱原因,然后分析原因、商讨对策,一起帮孩子解决问题。教育孩子时,要冷静郑重但是不可严厉,更不可打骂,让孩子感到这件事情应该认真对待,但不要让孩子感到强大的压迫,以便孩子能够接受我们的建议。这边给家长的建议有以下几条:

一、父母对于孩子正当合理的需求应给予满足。


其实当孩子成长到一定年龄的时候,会产生自己的购买欲望,与同学交往也需要一定的零花钱,当正当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以偷偷摸摸的方式进行。如果您坚决认为不应该满足孩子,那么一定要给孩子讲清为什么,尽量取得孩子理解。而不应该是强硬的简单的禁止。

二、对孩子“财商”教育要从小进行。

孩子拿家里的钱,很多时候是孩子对于金钱有了一定理解但又理解不到位,孩子这个时候希望有一定的金钱支配权,这个时候如果能够接触适当的财商教育对于孩子将来的理财也大有裨益。

比如说给孩子一定比例的零用钱,教他做好消费的计划,钱应该怎么用,笔钱的支出是如何进行一一登记,让孩子有独立自主的支配权力,这样他们会更好地懂得节约和科学用钱。再比如说,现在有很多财商课程,6岁以上的孩子都可以参与学习。会更加科学有效的帮到孩子,让孩子自己学会理财。

三、让孩子知道错在哪里。

偷钱这个问题,孩子错处有二,不该偷拿钱,最主要的是“不择手段”这种思维方式。为了保证教育效果,我们应该突出重点。告诉孩子最让您生气的不是不是拿钱,而是“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的想法,这种任性的、自私的、不计后果的想法是您不能容忍的。告诉他,满足自己的愿望要用合理的方式,假如合理的方式行不通,那么正确的选择应该是放弃自己的愿望,而不应该是不择手段的去满足自己的愿望。需要强调的是,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和承担后果的勇气等要在“不择手段”这种思想完全消除之后进行,循序渐进。

四、调整自己的思路,小时候偷钱长大了不一定会成为一个坏人。 偷拿家里的钱,或者偷拿亲人的钱,与偷拿非亲友关系的钱的性质是不一样,这并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偷窃。只要孩子没有偷拿非亲友关系的人的钱,就不必担心孩子产生盗窃心理。这是一种简单的“唯我”心理,一种单纯的“利己主义”这是孩子在没有建立成熟的道德观前的一种自发行为。

五、当孩子主动的承认自己的错误而不是掩饰错误时,表扬他。

不要批评孩子,应该告诉他,你虽然犯了错误,但是你主动承认错误,让妈妈(爸爸)很高兴,妈妈欣赏你的勇气,妈妈为你自豪。

乐乐妈妈按照上面的建议做了之后,乐乐现在也接受了财商课程的训练,妈说,乐乐再也没有从家里拿过钱。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abc461f59eef8c75fbfb3e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