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考数学成绩的方法

2022-03-24 05:07: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提高高考数学成绩的方法》,欢迎阅读!
成绩,提高,数学,高考,方法

提高高考数学成绩的方法介绍

1.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在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同学们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学习中遇到问题要及时找老师或者同学解决,千万不能让问题累积,形成恶性循环,而是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阶段的学习应该是以 “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学生作为主体应该充分认识到主动学习和快乐学习的必要性,而这都是以学习自信心有密切关联的,只有对学习有充分的自信,学生们才有学习的积极性。高中数学学习也一样,学生首先应该有学好数学的信心,才能在此信念的驱动下主动学习,相反,如果在学习中有畏难甚至惧怕的情绪,对数学的学习没有充分的自信,学生就会在学习中有意无意地去避开数学,从而严重影响数学的学习。在考试中更是如此,面对数学考卷,内心习惯性的恐惧感会导致思维混乱和间歇性遗忘,以这样的状态应对考试,自然无法考出自己的平时的真实学习水平,这也是许多学生经常在考试中发挥失常的重要

原因。自信心对高中数学的学习非常重要,不仅会在平时的学习中对学习心态和学习效率产生重要影响,还会在考试过程中直接影响考试水平的发挥。由此可见,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对提高数学成绩非常重要。

2.夯实数学基础

数学是一门连贯性很强的课程,基础没打牢,必定影响数学成绩整体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关于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熟记,数学概念是熟悉基础知识中的基础,是学生必须牢固熟练掌握的重要基础内容之一,必须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从最近几次联考的情况来看,有许多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很多基础概念仅限于粗略地知道、 有印象或者残缺不全,因此在解题中对一些综合题无从下手,而且对一些基础送分题也会造成许多不必要的丢分。夯实数学基础必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对每个知识点进行单项突破,其次,在对每个知识点进行了各个击破之后,必须从整体上对所学全部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归纳。只有从个体和整体两个方面对全部知识点分别进行突破和梳理,才能做到心中有数,遇到考试才不会慌乱,因为学生会感觉所有知识点都在自己的掌握中。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在考试之前复习的时候,可以很快找到薄弱知识点并有针对性地对进行复习和加强,避免考试前的盲目复习,从而提高了复习效率。必须注重 “个体和整体” 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注意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3. 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效率的提高与教和学有密切的关联。教,指的是教师教学行为和内容,提高教的质量关键在于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表达能力。从作者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和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对教师的整体知识水平普遍都认同,但对有些教师的


具体教学行为学生都提了很多自己的看法,其中关注的两个焦点问题是备课和板书。备课是教师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备课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教的效果,认真备课是每个老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在教学过程,与学生进行直接信息交流的是板书和口述,口述大多教师都能做得很好,但疏于板书,或者在讲解过程中只简单写出解题思路、 解题方程组、 最后结果等,这种教学行为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据生理学家研究发现,青春期的学生每节课只能够集中注意 30 分钟左右,而在这 30 分钟时间里,大多数学生都有偶尔思想走神的时候,从而造成学生经常性地对老师讲解的某些部分内容 “失听” ,大大降低了课堂效率。如果教师在上课时能够完整地对讲解内容进行板书或在书本上让学生标记出来,即使出现课堂上走神,学生也可以通过快速浏览教师的板书,将走神时 “失听” 的内容加以补救。 学,指的是学生学习和消化知识的过程。 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后,对教学过程的行成了自己的知识构架、 思维特点、 侧重倾向、 教学方式和职业经历,在教学方式、 方法和策略的采用上表现出一定的倾向性,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特点。作为一名学生,让老师去适应自己显然不现实,学生应该根据教师的特点,从适应教师教学风格的目的出发,立足于自身的实际,优化学习策略,调整自己的课堂行为和学习方法,使自己很快适应教师的教学风格,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因此,要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必须积极探索适合于学生 “学” 的教学方法,做到多提问、 多动手、 多归纳、 多总结。

4.加强课后练习

养成良好的课后练习习惯,是提高数学成绩的关键。学生应把教师所讲解的知识翻译成方便自己记忆的特殊语言。 良好的课后练习习惯包括及时复习、 于思考、 独立作业、 解决疑难和系统小结等几个方面。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 总结、 寻找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 法则、 公式、 定理等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有些同学,常轻视基本知识、 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解题就丢下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导致在正规作业或考试中经常由于疏忽大意演算出错或者解题中途 “卡壳”。 课后练习是对课堂学习的巩固和深化,是对知识面的拓展,但课后练习不等于简单地陷入题海战术,而是有针对性对所学知识点进行强化和拓展。

5.提高应试技巧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ad369089c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f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