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学的原因及对策

2022-06-30 23:13: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厌学的原因及对策》,欢迎阅读!
厌学,对策,原因



1、学生厌学,是我们身边普遍的现象。有相当数量的孩子,在家长老师的关心下,产生了厌学情绪,情况有轻有重,各不相同。在知行中国班主任培训之前,我只是知道要靠鼓励、减轻负担来帮助厌学孩子,可是效果不是很好。对于有轻微厌学的学生,长期这样反而助长了其懒惰心理,心安理得地不努力学习。但学了知行中国班主任培训模块五这个专题后,尤其聆听了专家、名师对厌学的阐述,使我对学生厌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明白了厌学情绪产生与各种教育素密切相关,那么,帮助厌学的孩子,就应该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了。如何帮助,我有了更为明确具体的方法:

首先,必须搞清楚学生厌学的原因。我们接触到的厌学学生,原因可以总结为四方面:一是教学因素,课程负担过重,作业压力大,是导致学生厌学的首要原因。二是教师方面的因素,教师偏爱、授课枯燥无味、教师不恰当批评引起反感等导致学生厌学;三是家庭方面的因素,父母强迫学习、家庭不和、打骂引起委屈愤懑等等;四是来自自身因素,因为生理缺陷、自感智力低下、学习成绩差、对学习缺乏信心等因素导致。

其次,搞清楚了原因,就要对症下药。无论是何种原因造成的,从老师的角度,都要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增强学生自信、培养学习兴趣是关键。所以,我们要保护学生脆弱的心灵,处处细心观察,留意孩子在学习上的一道道,帮助孩子跨越过这些,学生就有了一次成功的体验,这是动力,是激发兴趣的起点: 他要举手发言时,一定及时给机会;当他主动质疑时,应耐心认真回答他提出的问题;当他不注意听讲时,应有亲切的目光暗示他集中精力;当他不能按时交作业时,应先考虑一下学生当天作业是否偏重;当他对批评有抵触时,应首先分析教师对他的批评是否符合实际;当与他谈话时,应首先肯定他的点滴进步;当他思想出现反复时,应首先防止教师自身的急躁、怨恨等情绪;当他接触新老师时,应先向师生双方介绍各自的优点,增进他们的好感;当见到学生家长时,应肯定孩子的优点,协商指导家庭教育工作。

再次,还有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改善教学方式:变要求为协商,变督促为提醒,变说教为引导,变检查为互助;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变回答为质疑,变听讲为交流,变要学为想学。只有孩子真正体会到学习对自己来说是件很需要的事情,才会有强大的动力,才会真正努力要求自己去做好。

2、目前,中学生存在多种心理障碍,如学习方法不良、学习兴趣不高、考试焦恐惧等。这些心理障碍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

绩的提高,严重滞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而厌学是中学生诸多学习心理障碍中最普遍、最具危害的问题,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并积极

寻找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

一、厌学的危害性

1 厌学是一种普遍现象。有厌学心理的学生,对学习持消极态度,他们厌恶学习或者不愿意主动学习,并且有这种心理的学生在中

学生中占有相当高的比例。据一份资料显示:对一所中学438名中学生作调查,26%的学生回答对学习不感兴趣,43%的人认为学习内

容枯燥乏味,19%的学生回答不愿上学。而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有厌学思想的学生比率还高。这说明,存在厌学思想的人不是个别现

象,而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2 厌学具有一定传染性。中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8岁以下,自制力较差,极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有厌学心理的学生不但自己对学

习失去兴趣,还会影响到周围的其他同学,使厌学面呈扩大趋势

3 学生的厌学,将导致教育质量滑坡,对提高我们民族的素质产生不良影响。中学阶段是学习基础知识的关键时期,不打好基础,

怎么能成长为建设国家有用之才呢?

二、厌学的表现

有厌学心理的学生不仅表现在对学习的行为、态度上,而且表现在对学习认识、情感上,并在成绩的变化中再现出来。




1、有厌学心理的学生,对学习存在认识偏差,他们认为学习成绩好坏对自己未来发展和理想实现并无多大关系。并且,他们一般认

为自己学习能力低下,丧失学习自信心,把自己看成上学习的失败者,这种消极的自我认识,是学生厌学的内在原因之一。

2 有厌学心理的学生,常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学习活动。他们对学习缺乏兴趣,一般很少把精力放在学习活动中,一般不愿意做作业,

不认真听讲,只是在教师和家长的压力下勉强学习,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的是恐惧厌恶。

三、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剖析

1 来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重大历史时期,在变革的巨浪中各种各样的思潮同

时涌来,由于中学生自身不太成熟的特点,缺乏处世经验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就容易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如:商海对青少年强烈吸

引,社会劳务市场的不完善,使许多中学生未把获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作为今后走上社会求职的必要条件,而认为有钱就有学上,有

门路就有好工作,现在一些重点中学,各年级各班中都有分数不够、花钱进来的学生,这些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有厌学心理,这些都对

中学生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2 家庭环境的影响。一些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究其原因,家庭因素是不容忽视的,家庭中的物质环境、精神氛围、家长的教育方式,

都会通过有形或无形的方式给子女的学习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目前,许多家庭缺乏有利于孩子学习的精神氛围,有的家长业余时间

在聊天、看电视、打牌中消磨;还有的家长对学生抱以不切实际的过度期望,把家庭变成第二学校,自己承担伴读”“督学角色,这无

形中增加了孩子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常会认为学习是为了父母,而自己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以至逐渐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

导致成绩下降,而成绩稍一下降,父母压力更大,学生更不愿意学,成绩更差,造成了恶性循环。

3 来自教学内部的原因。目前相当多的学校,其教育教学指导思想仍未从应试教育的樊篱中走出来。升学指挥棒在中学仍有很强的

支配力,由此产生一系列问题,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加强了学生厌学心理。

4 学生自身的因素

①不良的个性特点及个性倾向。如意志力薄弱、兴趣广泛而不专一、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力等。都易失去学习兴趣。

②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常碰到困难,遭遇失败,甚至是老师的冷嘲热讽和轻视,家长的打骂,这些常使他们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

者,于是自暴自弃,产生厌学心理。

③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太差,学习方法不当,智力低下等,都可导致在学习中遭遇失败,产生厌学心理。




四、厌学心理的消除对策

要帮助学生消除厌学心理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共同营造一个重学乐学的氛围。

1 作为学校要真正转变教育观念、端正教育思想,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的转变,使教育真正面向全体学生。

2 要进一步进行课程改革,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3 教师要积极探索合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减轻学生的压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对有厌学情绪的学生,教师应增加感情投入,以情育人。教师一般对不爱学习的学生有恨铁不成钢的心情,但对学生来言,高

标准、严要求不一定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有可能造成师生间情绪的对立。因此不妨降低一些要求,增加一些感情投入,给学生以信任、

好感,在评价时多一些肯定色彩。使学生体验到教师的关心,爱心,理解教师的一片苦心。

5 作为家长,不要再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应多与孩子交流、沟通,站在孩子的角度换位思考,给他们以更多的信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affbd55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a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